特朗普点名中国,不许和俄伊两国贸易,话音刚落,西方专家泼冷水

自从俄乌冲突那事儿又闹起来之后,感觉特朗普对普京也慢慢失去耐心了,又是援助乌克兰军事装备,又是对俄罗斯搞什么100%的能源制裁#优质图文扶持计划#,还给普京下了个最后通牒,限期50天结束冲突。

为了让这制裁看起来更“给力”,他还把我们中国也拉下水,说什么要对那些跟俄罗斯保持经济合作的国家搞“二级制裁”,这税率听着都吓人,最高能到500%。

但是吧,特朗普访华这事儿,到现在也没个准信儿。好不容易等到了中方同意下周和美国举行第三次谈判,美国那边,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开始搞小动作了,为了迎合特朗普的政策,居然说要把地缘政治问题也塞到中美贸易谈判里,点名道姓地说我们中国买俄罗斯和伊朗的能源这事儿。

这事儿怎么说呢?首先,咱们中国已经连续三个月没从美国进口原油了,反倒是跟俄罗斯、伊朗的合作一直挺密切的。特别是伊朗和以色列冲突告一段落之后,特朗普之前还放话说,中国可以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甚至还挺“好心”地表示愿意牵头让中国跟美国合作。

其次,特朗普这话一放出来,明显就是想在中美谈判中多捏几张“底牌”,不仅能继续给俄罗斯施压,也能显得他自己手里有点货。

他这番话,明摆着就是指我们手里的关税这张牌。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现在可能还不如美国,但是咱们市场的韧性和潜力,已经不是美国能比的了。硬碰硬打关税战,肯定会对中国造成损失,但是跟我们对着干的美国,损失只会更惨重。所以,美国真应该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到底能不能承受得起继续跟中国对抗的代价。

更有意思的是,萨克斯早在上次中美贸易战打响之前就说过,特朗普推动贸易政策的本质就是无知,针对中国的举动更是建立在错误的认知之上。就美国的经济状况来说,首要目标应该是消除贸易赤字,但是问题的根源根本不在贸易上,而是“支出大于生产量”,说白了就是美国自己花钱太多了。

美国的储蓄率太低,所以预算赤字巨大,这才是美国几乎跟所有贸易伙伴都有贸易赤字的根本原因。特朗普想着用关税战逼迫中国让步,解决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问题,但这完全是南辕北辙。中国市场是面向全球开放的,美国市场现在只占中国出口的12%左右,虽然目前美国还是我们最大的出口市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双方关系要是继续恶化,这个比例肯定会下降。

中国现在也很明白美国的“痛点”在哪儿。过去三个月,我们主要做了这几件事:无视美国的威胁,继续发展壮大自己;积极开拓全球市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力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打造更稳定的周边环境。这么一对比,中美在地缘战略格局上的眼光和层次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真希望特朗普政府能认清现实,别再搞那些没意义的对抗和博弈了,早点结束关税冲突,对美国、对全世界都有好处。

这不,迟迟等不到中方的明确回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终于露出了他的真实意图,直接威胁中国不准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贝森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突然提起了中美正在筹备新一轮的谈判,还特意强调特朗普那边并不着急跟中国敲定什么协议,比起速度,他们更看重协议的质量,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但是,他很快就转了话锋,说打算把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这事儿也放到谈判桌上来聊,暗示可能会因此对中国加征关税。

大家可能还记得,特朗普早就放出过狠话:要是50天内俄罗斯和乌克兰没能谈成和平协议,不仅要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还要对那些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下狠手,我们中国自然也在他的“名单”上。

而且,贝森特后来又把这个话茬儿提了一遍,这次说得更直白了:谁买了受制裁的俄罗斯石油,就给谁征收100%的“二级关税”,甚至还怂恿欧洲也跟着美国这么干。

中国跟俄罗斯、伊朗两国的石油贸易,那完全是基于市场需求的正常商业往来,既没有违反任何国际法,也跟美国所谓的“制裁”没有任何关系。现在美国硬要把这事儿拉到中美谈判里,很明显是另有所图。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大概两周前,贝森特就高调对外放风,说中美计划在8月份举行新一轮的谈判,甚至还希望把议题从贸易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现在看来,他是直接把底牌亮出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美方的一些官员也频繁地释放类似的信号,营造出中美双方即将再次深入对话的氛围。

但这基本上都是美方单方面的说法,中方一直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回应。看得出来,美国那边是真的挺着急想跟中国谈,他们也知道光靠关税很难达到目的,所以就想从其他方面入手。

美国这一招的算盘其实不难看清。一方面,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是美国地缘战略的重要手段,他们试图通过切断能源出口这条经济命脉来压制对手。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与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贸易规模一直很大而且很稳定,在美国看来,这无疑是削弱了他们制裁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中美谈判前抛出这个议题,更像是一种“空手套白狼”的策略,无非是想多争取一些谈判筹码,试图换取中方在其他领域的让步。

或许还有一点,那就是中国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购买美国的石油了,把这个情况跟贝森特的威胁联系起来看,就又多了一层意味。

不过,美国试图干涉中国能源采购的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

就比如说,过去几年,美国自己一边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一边却大幅增加对欧洲的石油出口,明摆着就是想抢占伊朗退出后的市场份额。

美国这种做法,典型的就是双重标准。现在,他们还想让中国放弃与俄罗斯、伊朗的正常贸易来配合他们的制裁,我们中国可不会惯着他们这个毛病。

从贝森特两周前的泛泛而谈,到如今直接把石油采购列为谈判筹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美方的焦虑。但是中国选择跟谁合作,从来都是看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而不是看其他国家的脸色。

经过这三个月的贸易战,中美之间的博弈终究还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在贸易上施压了,他们的手甚至伸到了中国的外交事务中,直接干涉中国与俄罗斯和伊朗的正常能源贸易。那么,面对美国的这种无理要求,中俄伊三国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日前,美国财政部长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提出了一个让人觉得有点啼笑皆非的新想法。他说中美之间的关税磋商进展得很顺利,现在美国并不急于和中国达成什么贸易协议,而是认为可以开始讨论一些“其他事情”了。而这个所谓的“其他事情”,竟然是不允许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

这事儿的起因,还得说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前几天签署的一道所谓的“二级制裁”令。由于美俄之间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谈判再次陷入僵局,特朗普突然对普京变了脸,指责普京言而无信、两面三刀,白天跟你谈得好好的,晚上就去轰炸乌克兰。特朗普对此非常恼火,放出狠话说要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但他又担心这招对俄罗斯来说“杀伤力”不够,所以又威胁说要对那些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也征收100%的关税,我们中国就这样上了美国的“名单”。

然而,对中国来说,这件事从来都不在和美国的讨论范围之内。首先,贝森特提到的即将到来的中美磋商依旧聚焦于贸易问题,而中国和俄罗斯、伊朗的关系属于中国的外交事务,这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范畴的事情。其次,中国的外交政策属于内政事务,根本不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而且,中方已经强调过很多次,我们一贯反对所谓的“长臂管辖”,中俄、中伊之间的合作属于正常的贸易往来,没有任何理由要停止。但是,鉴于美国不依不饶,一直拿这个事情来说事,中方决定这次要好好给美国上一课。

这里有两个重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是“取消制裁”。中方一贯认为,任何制裁都必须要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以及国际法的依据。对于伊朗核问题,中方始终坚持反对单边制裁、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问题、维护伊朗的合法权益。过去,中方本着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主要是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发声,但是这一次,美国的制裁之刃已经悬在了中国的头上,中方不得不主动出击,帮助伊朗在核问题上争取应有的权益,并敦促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第二点是,中俄伊三方将在最近几周举行各个层级的会谈。中俄伊三国本来就被一些人认为是潜在的“反霸三角”,美国不允许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本质上也是为了巩固其石油美元结算体系,避免美元地位下降,进而损害美国的霸权地位。中方这次就是要通过实际行动让美国明白,中国无意与美国争夺霸权,但是如果美方继续挑衅和逼迫,中国的反制措施一定会打到美国的痛处。

这美俄关系,真是让人看不懂。前段时间还一副要好的样子,结果一转眼又谈崩了。特朗普这人,真是说变脸就变脸,刚跟普京“称兄道弟”没多久,现在又对俄罗斯下了最后通牒。普京那边,估计也察觉到情况不妙了。关键时刻,我们中国的专机飞赴莫斯科,这无疑是给俄罗斯吃了一颗定心丸。特朗普这次又想搞什么幺蛾子?中俄这次会晤又谈了些什么呢?

这下特朗普可有点坐不住了。俄乌问题拖得越久,他想染指乌克兰矿产资源的变数就越大,“联俄抗中”的计划也就越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恼羞成怒的特朗普开始对俄罗斯下狠手了。

据环球网报道,特朗普公开宣称,如果俄罗斯继续无视美国为结束俄乌冲突所做的努力,那么美国将对所有俄罗斯石油加征25%到50%的“二级关税”,并且将在30天之后生效。

事实上,特朗普这种“朝令夕改”的行为,外界早就见怪不怪了。上一秒还跟普京“哥俩好”,下一秒就能翻脸不认人,对俄罗斯威逼利诱。而这一切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美国的利益最大化,也算是彻底贯彻了他“美国优先”的政治立场。

除了威胁对俄罗斯实施能源制裁之外,特朗普还同时对伊朗发出了警告,声称如果伊朗不在伊朗核协议谈判问题上做出妥协,那么伊朗不仅将面临美国采取的军事打击,还将面临“二级关税”的制裁。

这其实是特朗普在向外界发出警告:俄罗斯和伊朗“拒不配合”的态度已经触碰到了美国的红线,任何国家如果违背美国的制裁,继续与俄罗斯和伊朗进行能源合作,“二级关税”也将会降临到这些第三方合作国的头上。明眼人都清楚,目前同时与俄罗斯和伊朗保持大规模能源贸易的国家,只有中国自己,所以特朗普这番制裁的背后,也是对中国的一种变相打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外交部做出回应之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已经乘坐专机抵达莫斯科,开始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对于这次访问,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此次访问的背景是美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在乌克兰问题上,美俄之间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与拜登执政时期相比,美俄关系的确是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王毅外长在这个时候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邀请访问俄罗斯,这表明中俄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高层级沟通,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不是一句空话,这是对特朗普“联俄抗中”计划最强有力的回击。

其次,王毅外长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用了八个字总结了当前的中俄关系,那就是“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仅仅从字面上来看,中方已经拿出了足够高的诚意,向俄罗斯以及所有关注中俄关系的相关方展现了最直接的态度。这种自信不仅仅是对中俄“合作无上限”的积极回应,也是中俄关系持续友好发展的象征,为两国接下来的密切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