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最近在国会听证会上的一番话,直接把全球网友都整不会了。 这位上将竟然公开喊话中国"别造军舰了",理由是"中美海军实力差不多"。
这不就是典型的"我考不及格,所以你也别复习"的逻辑吗? 仔细扒一扒数据才发现,原来美国海军现在是真的急了。 舰艇数量跌破300艘大关,剩下的还都是些"爷爷辈"的老古董。
据说现在美国海军修船的钱比买新船还多,这波操作属实让人看不懂。 反观中国海军,370艘现代化舰艇整装待发,到2026年预计能达到455艘。
这差距,美国海军能不慌吗? 更扎心的是造船能力对比。 中国一年能下水一个法国海军的总吨位,052D驱逐舰从钢板到下水只要18个月。
美国呢?造艘福特级航母花了130亿美元,结果电磁弹射系统还三天两头出故障。 现在居然想靠"闪电航母"撑场面,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最搞笑的是美国提出的"381舰艇计划"。
说要20年内把舰艇数量提到381艘,结果自家造船厂连工人都招不齐。 想外包给日韩船厂吧,又被国内利益集团拦着。
这左右为难的处境,像极了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学生。 美国现在居然想跟中国签"新海军条约",这脑回路也是清奇。
百年前签《华盛顿海军条约》是因为列强都穷得叮当响,现在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工业体系完整得像乐高积木,凭什么要跟着美国的节奏走?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 看看福建舰就知道,8万吨排水量配上电磁弹射,这配置直接对标美军最新航母。
055大驱更是被外媒称为"全球最强驱逐舰"。 中国海军这些年下饺子的速度,让美国那些冷战时期的老古董相形见绌。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造舰是为了自卫,美国着急个什么劲? 说到底,美国这套"限制别人发展"的套路早该过时了。 当年用这招对付过苏联,现在又想拿来对付中国。
但时代变了大人,现在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的时候。 中国海军的发展节奏,当然要由中国自己说了算。
你觉得靠限制别人就能保住霸主地位,这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 有意思的是,这位美国海军上将一边喊着"中国别造了",一边又承认除非美国把造舰速度翻倍才行。 这不就是典型的"打不过就加入"吗?不过以美国现在造船业的状况,怕是连"加入"的资格都没有。
造船工人老龄化、供应链断裂、成本失控...这些问题哪个是签个条约就能解决的? 说到条约,忽然想起个细节。 当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完没几年,日本就偷偷摸摸开始造大和号。
现在美国想如法炮制,但中国可不是当年的日本。 我们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全球最大的造船能力,更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
这种情况下,谁会傻到自缚手脚? 看着美国海军如今的窘境,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冷战结束后躺着吃老本,现在发现追不上就开始耍无赖。
这种做派,连自家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有美国军迷在网上吐槽:"我们海军现在就像个拿着iPhone4炫耀的土豪,殊不知别人都用上折叠屏了。
" 不过最讽刺的还在后头。 就在美国嚷嚷着要限制中国海军时,自家"381舰艇计划"却因为预算问题可能要缩水。
一边要求别人停止发展,一边自己的计划都难以落实,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吧?难怪有专家调侃,美国这是要把"我可以你不可以"写在脸上。 但问题来了:如果美国真觉得海军规模不重要,为什么还要制定扩军计划?如果觉得中国威胁很大,为什么不先解决自己的造船困境?这种自相矛盾的说辞,连三岁小孩都骗不过吧? 说到底,美国海军现在的焦虑,本质上是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
习惯了当世界警察,突然发现有人装备更好、行动更快,心态当然会崩。 但历史告诉我们,靠打压别人维持优势,终究是条死胡同。
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超越自己而非限制他人。 如今的中国海军,早已不是那个"近海防御"的小舰队。
三艘航母、八艘055、上百艘现代化驱护舰,这样的阵容放在任何海域都不容小觑。 但我们发展军力不是为了称霸,而是要确保能守护好自己的利益。
这个道理,某些国家是不是该好好琢磨琢磨? 看着中美海军此消彼长的态势,忽然想到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有一天美国海军真的被反超,他们会承认是自己懈怠造成的吗?还是会像现在这样,把锅甩给别人的"发展太快"?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考德尔上将那番话的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