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本写的,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
就在中东那边,差不多60个国家的大佬们齐聚多哈,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斗会”,矛头直指以色列。
可就在同一天,故事的另一位主角,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居然对着自家人幽幽地来了一句:“我们被孤立了,以后经济上得靠自己了。”
你听听,这话说得,时机掐得比秒表还准。
就好像全班同学都在声讨那个惹事的刺儿头,结果他本人非但不认错,还站起来宣布要自己一个人完成所有小组作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嘴硬了,这是一种全世界都与我为敌的悲壮感,当然,也可能是破罐子破摔的摆烂。
多哈这次峰会,可不是闹着玩的。
沙特王储、伊朗总统、土耳其总统全来了,这帮在中东跺跺脚地面都要抖三抖的人物,聚在一起可不是为了联络感情。
引爆这一切的,就是以色列前不久对卡塔尔首都的那次袭击。
这操作,怎么说呢?
就像往一锅滚油里扔了一块冰,直接就炸了。
在别国首都搞军事行动,这已经不是试探底线了,这是直接把人家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峰会的公报写得杀气腾腾,什么“侵犯主权”、“践踏国际法”,听着都像要撸袖子干架了。
大家伙儿商量着要给以色列上全套“大餐”:经济制裁、武器禁运,甚至有人提议,要不我们联名把他踢出联合国这个群吧?
土耳其的埃尔多安更是直言不讳,说以色列已经有了“恐怖分子心态”。
这话的分量,够内塔尼亚胡喝一壶了。
然而,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就在外面一片喊打喊杀的时候,内塔尼亚胡在国内的发言,简直是给这场大火又浇上了一桶油。
他那番“靠自己”的言论,直接把本国股指吓得一哆嗦,应声跳水。
他或许是想塑造一个“孤胆英雄”的形象,可惜国内的反对派们根本不买账。
前总理拉皮德的口水都快喷到他脸上了,说以色列今天的孤立局面,百分之百是你内塔尼亚胡和你那帮人瞎折腾出来的。
另一位大佬戈兰更是把话捅到了肺管子上,他学着内塔尼亚胡的口气说:“为了保住我的宝座,我需要战争和孤立,至于你们嘛,牺牲一下国家、经济和孩子的未来就好了。”
好家伙,这简直就是公开说他在“以战养政”,拿整个国家的命运给他一个人的政治生涯陪葬。
这事儿得往前翻翻账本。
自从去年10月那轮冲突开始,加沙地带超过6.4万条人命,换来了什么?
换来了内塔尼亚胡暂时坐稳了那个风雨飘摇的位子。
但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点,大到连过去那些铁哥们儿都开始看不下去了。
以前以色列在中东横着走,背后总有个美国大哥罩着,欧洲那帮盟友就算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得跟着递个烟。
现在全变了,英国、法国、加拿大这些国家,都在排着队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了。
西班牙最绝,直接取消了和以色列一份价值8亿多美元的军火合同。
德国也宣布暂停出口相关军事装备。
这哪是孤立,这简直就是全球范围内的“拉黑”处理。
想想那个画面,在巴黎航展上,别家都在秀肌肉,以色列的展台却被主办方拿“黑墙”给结结实实地围了起来,就怕你家的东西太扎眼。
这面子,算是丢到家了。
所以当内塔尼亚胡说要“自给自足”时,本国的制造商协会主席差点没哭出来,直说这是要把以色列经济往火坑里推。
说到底,内塔尼亚胡现在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他把整个以色列的国运都押在了赌桌上。
他赌的是,只要自己表现得足够强硬,只要冲突持续下去,国内的矛盾就会被掩盖,他的位子就能保住。
至于国际声誉、经济命脉、盟友关系,这些似乎都可以成为他豪赌的筹码。
这场围绕着以色列的风暴,看上去是地缘政治的博弈,但往深里看,其实也是一个政治强人为了自保,不惜拖着整个国家走向悬崖的疯狂戏码。
多哈的谴责声犹在耳边,而内塔尼亚胡却仿佛已经听不到了,他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孤军奋战”的悲壮里。
只是不知道,当潮水退去,他会不会发现,自己其实是那个站在沙滩上唯一的裸泳者?
这乐子,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