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军事化管理,学员可定期回家,有固定假期如寒暑假,每周有半天至一天休息,需请假批准

迷彩服里的牵挂:国防科技大学学员的归家路,藏着多少细腻温暖的时光碎片

晨光刚漫过国防科技大学的训练场,队列里的少年悄悄把叠得方方正正的便装塞进衣柜角落。那是件浅灰色的卫衣,袖口还留着去年回家时妈妈缝补的淡蓝色线迹,每次整理衣物,指尖触到细密的针脚,他总会想起母亲坐在沙发上穿针引线的模样,窗外的阳光刚好落在她鬓角新添的几根白发上。

每周半天的休息时间,是学员们心底悄悄期待的小确幸。周五下午的哨声响起后,有人快步走向校门口的公交站,背包里装着给妹妹买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她最爱的星空图案;有人站在电话亭前拨出家里的号码,听父亲在那头说 “冰箱里冻着你爱吃的排骨”,声音里藏不住的笑意顺着电话线漫过来。请假条上的字迹工工整整,每一笔都写着对家的惦念,也写着对纪律的遵守。

寒暑假的到来,像是给这段充满热血的时光按下了温柔的暂停键。学员们收拾行李时,会仔细把训练服叠好放在箱底,再把带回来的书籍和笔记整齐摆放。行李箱滚轮在校园小路上滚动的声音,和远处传来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诉说着这段青春里的责任与牵挂。候车时,有人捧着手机和家人视频,镜头里父母的笑容格外亲切,叮嘱的话语一句接一句,哪怕已经听过很多遍,心里还是暖暖的。

列车缓缓开动,窗外的风景渐渐后退,学员们的目光追随着熟悉的校园轮廓,直到再也看不见。车厢里,有人拿出笔记本梳理假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有人望着窗外发呆,想起在家时妈妈做的热腾腾的饭菜,想起爸爸陪自己下棋时认真的模样。那些平日里被紧张训练和学习填满的时光里,藏在心底的对家的思念,此刻都化作了嘴角淡淡的笑意。

回到家的第一晚,餐桌旁的灯光格外明亮。妈妈不停地给孩子夹菜,询问着在学校的生活,从训练累不累到有没有按时吃饭,每一个问题里都满是关心。爸爸坐在一旁,听孩子讲校园里的趣事,讲训练时的收获,偶尔点点头,眼里满是骄傲。晚饭后,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话题从新闻聊到家常,那些平凡的瞬间,因为团聚而变得格外珍贵。

假期里,学员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每天按时起床,整理好房间,就像在学校里一样。清晨,他们会陪着父母去公园散步,听妈妈讲邻里间的小事,看爸爸和老友下棋;午后,会帮家里做些家务,擦桌子、洗碗,哪怕只是简单的活儿,也觉得格外有意义。傍晚,坐在书桌前看书、写笔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温暖而宁静。

归校的日子渐渐临近,收拾行李时,妈妈会悄悄在包里塞些零食和常用的药品,反复叮嘱着要照顾好自己。爸爸会帮着把行李箱搬到门口,拍着孩子的肩膀说 “在学校好好努力,家里不用惦记”。离别时的拥抱格外用力,学员们转身走向车站,不敢回头,怕看见父母眼中的不舍,却在心里把这份牵挂深深记下,化作前进的动力。

国防科技大学的军事化管理,教会了学员们纪律与责任,却从未阻挡过他们对家的思念。那些定期归家的时光,那些与家人团聚的瞬间,像是一股股温暖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这里的每一位学员,都在责任与牵挂中成长,在热血与温柔中蜕变,他们用青春书写着担当,也用细腻的情感守护着心底的温暖。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国防科技大学的学员们是坚强勇敢的,是充满热血的,但在这些标签背后,他们也是父母心中的孩子,也有着对家的深深眷恋。那些藏在迷彩服下的牵挂,那些归家路上的温暖时光,都是这段青春里最珍贵的记忆。不知道当你想起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时,是否也会有这样温暖的瞬间,是否也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感动,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

#健康生活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