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逐财富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陷入迷茫:
努力工作有什么意义?有多少钱才算真正财富自由?把爱好当职业为什么危险?省钱就能致富吗?存下来的钱应该如何分配?
这些困扰无数人的问题,在斯科特·加洛韦的《财富方程式》中得到了犀利的解答。
作为2024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1名,这本书抛弃了复杂金融术语和快速致富神话,用一条简单而深刻的公式揭示了财富积累的本质:财富=专注+(自律×时间×分散投资)
要理解《财富方程式》中“财富=专注+(自律×时间×分散投资)”的底层逻辑,我们可以用“种一棵财富树”的比喻来拆解——
专注是选对种子,自律是每天浇水,时间是等待生长,分散投资是给树搭防护网。
普通人只要做好这四步,就能让财富像树一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专注:选对“种子”——找到你的“天赋赛道”
财富自由的起点,不是“我要赚大钱”,而是“我擅长赚什么钱”。
什么是“天赋赛道”? 不是你“感兴趣”的事(比如很多人喜欢炒股,但未必有炒股的天赋),而是你“天生擅长、别人做不好、市场需要”的事。比如:
外卖骑手王师傅,发现很多顾客需要“准时达+热乎饭”,于是专注研究“区域配送路线优化”,3年内从普通骑手升为站长,月收入从5000涨到1.5万;
程序员老张,发现自己“擅长把复杂问题简化”,于是专注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用Excel模板+简单代码帮客户解决财务/库存问题,现在接私单的收入比工资还高。
专注不是“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先试错再聚焦”。比如你想做自媒体,先试拍10条不同类型的视频(美食/美妆/职场),看哪类播放量高、自己做起来不累,再深耕那一类。
二、自律:每天“浇水”——用习惯代替“打鸡血”
财富增长的核心是“积累”,而自律就是“把积累变成习惯”。
自律不是“强行忍耐”,而是“用规则对抗人性弱点”:
储蓄自律:每月发工资后,先把30%的钱转去“财富账户”(比如支付宝“余额宝”或银行定期),剩下的钱再用于消费。比如月薪1万,先存3000,剩下的7000用于吃饭、租房、社交,这样一年能存3.6万;
消费自律: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比如你想买新款手机,先问自己:“旧手机还能用吗?买新手机能解决我的实际问题吗?”如果答案是否,就延迟购买;
学习自律:每周固定2小时学习“赚钱技能”(比如学做Excel报表、考初级会计证、研究基金定投)。比如护士小李,每周六上午学“医疗健康管理师”,现在兼职做健康顾问,月收入增加了2000。
自律要“从小事做起”,比如每天存10块钱,比“这个月开始存1000”更容易坚持。因为“小成功”会积累成“大习惯”。
三、时间:等待“树长大”——用复利实现“钱生钱”
时间是最厉害的“财富放大器”,但它的效果需要“耐心等待”。
什么是复利? 就是“利滚利”——你今年的收益,明年会变成本金继续赚钱。
比如:你每年存1万,年化收益率10%(相当于指数基金的平均收益),10年后你能有15.9万;20年后有57.3万;30年后有164.5万。这就是“时间的魔法”。
普通人如何用时间?
尽早开始:25岁开始存钱,比35岁开始存钱,同样的金额,30年后能多赚几倍;
长期持有:不要频繁买卖基金/股票,比如买了一只指数基金,至少持有3-5年,让复利发挥作用;
避免“急功近利”:不要看到别人炒股赚了钱就跟着买,因为“短期赚钱”是运气,“长期赚钱”才是能力。
四、分散投资:给树“搭防护网”——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分散投资不是“随便买很多产品”,而是“把钱分配到不同的‘风险篮子’里”,避免“一个篮子翻了,所有鸡蛋都碎了”。
普通人如何分散投资?
按“资产类型”分散:比如把钱分成3份:
低风险(30%):买国债、银行大额存单(年化2%-3%,保证本金安全);
中风险(50%):买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中证500)、行业ETF(比如新能源、AI);
高风险(20%):买股票、加密货币(但一定要选自己懂的,比如你是程序员,可以买AI相关的股票)。
按“行业”分散:不要只买一个行业的股票,比如同时买“新能源+AI+消费”的股票,这样即使新能源下跌,AI或消费可能上涨,整体风险降低;
按“地域”分散:不要只买A股,也可以买港股、美股(比如通过QDII基金),避免“国内市场波动”的影响。
分散投资不是“越多越好”,比如买10只不同的基金,如果都是同一类资产(比如都是消费基金),那还是“没分散”。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调整比例。
普通人实现财富自由的“具体路径”
以“外卖骑手→站长→财富自由”为例:
专注:王师傅专注研究“区域配送路线优化”,成为站长,月收入从5000涨到1.5万;
自律:每月存30%的收入(4500元),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
时间:坚持10年,假设年化收益率10%,10年后他能存下54万本金,加上投资收益,总资产能达到159万;
分散投资:把159万分成3份:48万买国债(保本),79.5万买指数基金(增值),31.8万买AI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这样,王师傅不仅能“财富自由”,还能“有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不上班,靠投资收益生活,或者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开配送公司)。
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就是财富=专注(选对赛道)+(自律×时间×分散投资)(积累+等待+抗风险)。
普通人不需要“一夜暴富”,只需要“选对方向、坚持习惯、等待时间、分散风险”,就能让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记住,财富自由的终极目标,不是“有很多钱”,而是“有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不用为钱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