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的深度解析及现代养生应用

图片

一、五运的核心概念与运行规律

五运是《黄帝内经》运气七篇的核心理论,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周期性运行,分为岁运(中运)、主运和客运三类:

(一)岁运(中运)

定义:统管全年的五行之气,由天干决定,分为“太过”与“不及”。

阳干(甲、丙、戊、庚、壬)为太过,气候偏盛,易引发实证。

阴干(乙、丁、己、辛、癸)为不及,气候偏衰,易引发虚证。

对应关系: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二)主运

定义:一年分五季,按木、火、土、金、水顺序运行,每季约73天,反映正常气候。

规律:固定不变,如春季木运生发,夏季火运炎热,长夏土运湿润,秋季金运收敛,冬季水运寒凝。

气候影响:

太过:如土运太过则湿气重,易发洪涝;火运太过则暑热盛,干旱频发。

不及:如木运不及则风气弱,春季生长迟缓;金运不及则燥气不足,秋季湿润。

五运太过与不及的气候特征

木运

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春令提前,风温早至,草木早荣易凋。

不及:燥乃大行,春行秋令,草木晚荣早凋,枝叶枯槁,少雨干旱伴随突发冰雹。

火运

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夏季酷热延长,出现“秋老虎”持续至霜降,草木焦枯,瓜果早熟而汁少味苦。

不及:寒乃大行,三伏天持续阴雨低温,花卉开放延迟,蜂类采蜜减少,霜冻早至损毁庄稼。

土运

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长夏多雨连绵,延长至秋分,井水浑浊,山林云雾缭绕月余不散,谷物穗实霉变,瓜果肉质松软易腐。

不及:风乃大行,四季多风,春多沙尘暴,秋有干热风,土壤龟裂,地下水流失,农作物穗小粒瘪,果树落花严重。

金运

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燥烈肃杀,秋令提前,湿度骤降,出现“秋行春令”的反常干燥,树叶早枯卷曲,果实皮厚肉少。

不及:炎火乃行,火气反侮,秋季持续高温,出现“秋老虎”肆虐至立冬,物候焦灼,矿石自燃现象增多,蝉鸣延续至霜降。

水运

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寒凛异常,冬令提前,暴雪频发,出现“夏行冬令”的反常低温,江河冰封期延长,地下水异常上涌。

不及:湿乃大行,湿邪弥漫,冬季多雨少雪,出现“冬行夏令”的暖湿气流,地气不藏,温泉流量减少,海水倒灌,地下水位异常下降。

(三)客运

定义:叠加在主运上的异常气候,由岁运决定初运,后按五行相生递变。

规律:初运与岁运同,后依次为金、水、木、火(如土运年客运初运为土)。

气候影响:

相生则气候平和,相克则气候异常(如木运年客运为金,风气受抑,秋季提前)。

健康影响:

客运异常易引发季节性疾病,如客运火旺则夏季热病增多;客运湿重则秋季痰饮病高发。

二、主运与客运交杂的影响

(一)气候交互

相生:主运与客运相生(如木运年客运为火),气候稳定,如春季风和日丽,夏季凉爽不燥。

相克:主运与客运相克(如土运年客运为木),气候波动,如春季湿气与风气交织,易发倒春寒伴风湿;秋季金运年客运为火,燥热与凉燥交替,引发咳嗽与咽喉痛。

特殊组合:

木运年

客运为火:风气盛而温热,春季温暖多风,易发花粉过敏。

客运为土:风气受抑,春季湿冷,易发风湿性关节炎。

客运为金:风气被敛,春季凉爽干燥,易发肝郁伴皮肤干燥。

客运为水:风气与寒气对冲,春季忽冷忽热,易发感冒伴头痛。

火运年

客运为土:暑热被湿困,夏季闷热潮湿,易发中暑伴腹胀。

客运为金:暑热被敛,夏季凉爽干燥,易发心火亢盛伴肺燥。

客运为水:暑热与寒气对冲,夏季冷热交替,易发热伤风伴腹泻。

客运为木:暑热助风,夏季炎热多风,易发高血压伴头晕。

土运年

客运为金:湿气被敛,长夏湿润凉爽,易发脾虚伴咳嗽。

客运为水:湿气与寒气交织,长夏阴冷潮湿,易发风湿病伴水肿。

客运为木:湿气被风散,长夏干燥多风,易发皮肤干燥伴便秘。

客运为火:湿气被暑热蒸腾,长夏湿热,易发湿疹伴口苦。

金运年

客运为水:燥气被寒凝,秋季凉爽干燥,易发鼻炎伴关节冷痛。

客运为木:燥气被风散,秋季温暖多风,易发干咳伴皮肤瘙痒。

客运为火:燥气与热气对冲,秋季燥热交替,易发肺炎伴失眠。

客运为土:燥气被湿困,秋季湿润凉爽,易发痰饮病伴乏力。

水运年

客运为木:寒气被风散,冬季温暖多风,易发肾虚伴头晕。

客运为火:寒气与热气对冲,冬季冷热交替,易发腰痛伴潮热。

客运为土:寒气被湿困,冬季阴冷潮湿,易发风湿性腰痛伴水肿。

客运为金:寒气被敛,冬季寒冷干燥,易发哮喘伴皮肤皲裂。

(二)健康影响

相生:人体适应良好,如金运年客运为水,秋季润燥而不寒,呼吸系统健康,皮肤滋润。

相克:易感外邪,如土运年客运为木,脾胃易受风邪侵袭,出现腹痛、腹泻伴头痛;金运年客运为火,肺气受热灼,易发肺炎、鼻炎伴口臭。

特殊组合:

木运年

客运为火:肝火旺伴心烦,易发高血压、偏头痛。

客运为土:肝郁脾虚,易发情绪抑郁、腹胀、腹泻。

客运为金:肝气被敛,易发胸闷、咳嗽、皮肤干燥。

客运为水:肝寒凝滞,易发痛经、关节冷痛、畏寒。

火运年

客运为土:心火被湿困,易发失眠、口臭、痤疮。

客运为金:心火被敛,易发心悸、干咳、便秘。

客运为水:心火与寒气对冲,易发心绞痛、腹泻、四肢冰冷。

客运为木:心火助风,易发眩晕、耳鸣、血压波动。

土运年

客运为金:脾虚肺燥,易发咳嗽、乏力、皮肤干燥。

客运为水:脾虚寒湿,易发水肿、腹泻、关节冷痛。

客运为木:脾虚风动,易发过敏、头晕、肌肉抽搐。

客运为火:脾虚湿热,易发湿疹、口苦、食欲不振。

金运年

客运为水:肺虚寒凝,易发哮喘、鼻塞、关节冷痛。

客运为木:肺虚风袭,易发鼻炎、皮肤瘙痒、咳嗽。

客运为火:肺虚热灼,易发肺炎、口干、失眠。

客运为土:肺虚痰湿,易发痰多、乏力、胸闷。

水运年

客运为木:肾虚风动,易发头晕、耳鸣、腰痛。

客运为火:肾虚热灼,易发潮热、盗汗、腰膝酸软。

客运为土:肾虚湿困,易发水肿、腹泻、畏寒。

客运为金:肾虚燥结,易发便秘、皮肤干燥、咳嗽。

三、现代人如何运用五运养生

(一)五运太过与不及易发的疾病

木运

太过:肝气横盛,脾胃受克,易发腹泻、肠鸣吐利、胁腹支满胀痛,甚至易怒、眩晕、肌肉抽搐、胁痛而吐等。

不及:肝气虚馁,金气乘袭,易发肝血亏虚,目涩视昏,爪甲枯脆,筋脉挛急,咳逆胁痛,皮肤燥裂,胆气不足,惊悸多梦,胆囊收缩乏力,性欲减退。

火运

太过:心火亢盛,小肠火盛,或三焦火盛,易发疟疾、少气、咳喘、二便下血、水泻如注、耳聋、中热、肩背热,心急心烦,甚则胸中灼痛,胁痛支满,背部肩甲区痛,两臂内侧疼痛,身热骨痛而为侵淫,谵妄狂越,血从二便下泄不止等。

不及:心阳虚衰,寒水乘袭,易发胸闷心悸,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夜间加重,晨起眼睑肿胀,脐腹冷痛,完谷不化,黎明腹泻,静脉曲张加重,痛经血块增多,反应迟钝,冬季抑郁症发病率上升。

土运

太过:土盛乘水,湿困中焦,易发脘腹痞满,口黏,身重,腰膝酸冷,耳鸣如潮,夜尿频,关节肿胀,带下黄稠,皮下结节,静脉曲张呈蓝紫色,嗜睡健忘,思维迟滞。

不及:脾虚木乘,气机紊乱,易发肌肉消瘦无力,食后腹胀,肠鸣辘辘,眩晕耳鸣,血压忽高忽低,反复感冒(免疫力紊乱)。

金运

太过:金亢伐木,肺燥津伤,易发干咳无痰,声嘶咽痛,鼻黏膜干燥出血,筋脉拘急,情绪抑郁暴怒交替(甲状腺功能异常高发),痔疮急性发作,毛发焦枯易断,银屑病情加重,更年期潮热盗汗加剧。

不及:火气反侮,秋季持续高温,易发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红斑狼疮(肺损伤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化脓性汗腺炎。

水运

太过:水盛克火,肾邪上逆,易发腰脊冷痛如坐水中,下肢浮肿晨轻暮重;心阳受遏,胸闷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骨节冷痛,牙齿松动,小便清长夜频,前列腺增生,耳鸣如蝉,听力减退。

不及:肾精亏虚,土湿乘袭,易发遗精滑泄,晨起腰痛,尿后余沥(慢性前列腺炎),脾湿困阻,口中黏腻,大便溏粘,健忘失聪,发早白,月经稀发,卵巢早衰,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咽干不欲饮,更年期潮热盗汗。

(二)饮食调理

木运年

太过(甲年):酸味+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忌辛辣。

不及(乙年):辛味+温性食材(如生姜、红枣),忌酸涩。

火运年

太过(丙年):苦味+凉性食材(如苦瓜、冬瓜),忌热性。

不及(丁年):咸味+滋阴食材(如黑豆、甲鱼),忌甜食。

土运年

太过(戊年):甘淡+利水食材(如薏米、赤小豆),忌油腻。

不及(己年):甘温+补脾食材(如山药、南瓜),忌寒凉。

金运年

太过(庚年):辛润+白色食材(如梨、百合),忌辛辣。

不及(辛年):酸收+润肺食材(如乌梅、银耳),忌发散。

水运年

太过(壬年):咸温+补肾食材(如核桃、羊肉),忌生冷。

不及(癸年):咸润+黑色食材(如黑芝麻、海参),忌利尿。

(三)作息调整

木运年

太过(甲年):

作息原则:疏肝气、防风燥。

具体建议:

春季:早睡早起(22:30睡,6:00起),晨练选择太极拳或八段锦。

避免:熬夜、长时间盯电子屏幕。

秋季:佩戴丝巾护颈,防止风邪侵袭。

不及(乙年):

作息原则:温肝阳、散寒湿。

具体建议:

春季:晚睡早起(23:00睡,6:30起),午间晒太阳20分钟。

避免:清晨洗澡、穿露脐装。

冬季:艾灸足三里,每周2次。

火运年

太过(丙年):

作息原则:清心火、养阴液。

具体建议:

夏季:午间小憩(12:30-13:30),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日晒过久、情绪激动。

秋季:练习六字诀中的“呵”字诀,每日3次。

不及(丁年):

作息原则:补心阳、防寒凝。

具体建议:

夏季:早睡早起(22:00睡,6:00起),晨练选择慢跑或游泳。

避免:贪凉饮冷、久居空调房。

冬季:佩戴护膝,防止寒邪侵袭关节。

土运年

太过(戊年):

作息原则:健脾胃、利湿邪。

具体建议:

长夏:晚睡早起(23:00睡,6:30起),饭后散步30分钟。

避免:暴饮暴食、久坐不动。

春季:练习腹式呼吸,每日3次,每次5分钟。

不及(己年):

作息原则:补脾气、防风燥。

具体建议:

长夏:早睡早起(22:30睡,6:00起),晨练选择瑜伽或拉伸。

避免:过度思虑、熬夜加班。

秋季:佩戴香囊(含苍术、艾叶),驱湿避秽。

金运年

太过(庚年):

作息原则:润肺燥、防收敛过度。

具体建议:

秋季:早睡早起(22:00睡,6:30起),晨练选择深呼吸练习。

避免:过度悲伤、言语过多。

冬季:练习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增强肺气。

不及(辛年):

作息原则:敛肺气、防发散过度。

具体建议:

秋季:晚睡晚起(23:00睡,7:00起),午间闭目养神15分钟。

避免:剧烈运动、出汗后吹风。

春季:佩戴口罩,防止花粉过敏。

水运年

太过(壬年):

作息原则:温肾阳、防寒凝。

具体建议:

冬季:早睡晚起(22:30睡,7:30起),睡前泡脚20分钟。

避免:夜间游泳、露宿室外。

夏季: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每日1次。

不及(癸年):

作息原则:补肾精、防湿困。

具体建议:

冬季:晚睡晚起(23:00睡,7:00起),晨练选择慢走或太极。

避免:过度劳累、房事不节。

长夏:佩戴腰围,防止寒湿侵袭腰部。

通过了解五运的太过与不及的规律,现代人可精准调整作息。例如,2025年乙巳年金运不及,秋季需早睡早起、佩戴丝巾护颈,并午间晒太阳20分钟以温肝阳。

(四)情绪管理

木运年

太过(甲年):愤怒易激,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

不及(乙年):抑郁寡欢,唱欢快歌曲或跳广场舞。

火运年

太过(丙年):焦虑失眠,睡前泡脚+按揉涌泉穴。

不及(丁年):冷漠消极,参与志愿活动或养宠物。

土运年

太过(戊年):思虑过度,练习腹式呼吸+正念冥想。

不及(己年):懒散拖延,制定每日计划并设奖励机制。

金运年

太过(庚年):悲伤易哭,看喜剧电影或与朋友聚会。

不及(辛年):急躁易怒,练习深呼吸+数数法(从10倒数到1)。

水运年

太过(壬年):恐惧畏寒,艾灸关元穴+每日晒太阳30分钟。

不及(癸年):犹豫不决,用思维导图梳理目标并执行。

(五)疾病预防

木运

太过:疏肝理气,避免熬夜、怒郁。饮食多吃酸味食物(如山楂、柠檬)疏肝,少吃辛辣。可饮菊花茶+枸杞明目。

不及:补肝养血,多吃辛味食物(如生姜、葱白)散寒,少吃酸涩。可饮红糖姜茶+红枣暖肝。

火运

太过:清心泻火,避免过汗耗气。饮食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心)清心,少吃热性食物(如羊肉)。可饮绿豆汤+薄荷解暑。

不及:温补心阳,多吃咸味食物(如海带、紫菜)补肾水,少吃甜食。可饮黑豆茶+枸杞滋阴。

土运

太过:健脾祛湿,少吃油腻。饮食多吃甘淡食物(如薏米、红豆)利水,可饮茯苓茶+玉米须利水。

不及:补脾益气,多吃甘温食物(如山药、南瓜)补脾,少吃寒凉。可饮小米粥+红枣养胃。

金运

太过:润肺滋阴,少吃辛辣。饮食多吃辛润食物(如梨、百合)滋阴,可饮银耳汤+冰糖润燥。

不及:补肺益气,多吃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敛肺,少吃发散食物。可饮五味子茶+蜂蜜护嗓。

水运

太过:温肾散寒,少吃生冷。饮食多吃咸温食物(如核桃、黑芝麻)御寒,可饮桂圆红枣茶+枸杞补阳。

不及:补肾填精,多吃咸味食物(如海参、牡蛎)补肾,少吃利尿食物。可饮黑豆茶+杜仲强骨。

通过了解五运的太过与不及的规律,现代人可精准制定疾病预防方案。例如,2025年乙巳年金运不及,需重点润肺防燥,同时警惕金运不及导致的收敛不足,秋季可提前饮用银耳百合汤,并练习深呼吸以缓解急躁情绪。

(六)季节性养生茶饮

木运年

太过(甲年):

季节:春季

茶饮:菊花茶+枸杞(菊花10g+枸杞15g,沸水冲泡)

功效:疏肝明目,缓解肝火旺引起的目赤、头痛。

不及(乙年):

季节:春季

茶饮:生姜红糖茶(生姜3片+红糖10g,沸水冲泡)

功效:温肝散寒,改善肝郁引起的腹痛、情绪低落。

火运年

太过(丙年):

季节:夏季

茶饮:绿豆汤+薄荷(绿豆50g+薄荷5g,煮沸后小火煮10分钟)

功效:清心解暑,缓解心火旺引起的口舌生疮、失眠。

不及(丁年):

季节:夏季

茶饮:桂圆红枣茶(桂圆10g+红枣5枚,沸水冲泡)

功效:补心养阳,改善心阳不足引起的畏寒、心悸。

土运年

太过(戊年):

季节:长夏

茶饮:薏米赤小豆茶(薏米30g+赤小豆30g,煮沸后小火煮20分钟)

功效:健脾祛湿,缓解湿气重引起的水肿、腹胀。

不及(己年):

季节:长夏

茶饮:山药茯苓茶(山药片15g+茯苓10g,沸水冲泡)

功效:补脾益气,改善脾虚引起的乏力、食欲不振。

金运年

太过(庚年):

季节:秋季

茶饮:梨百合茶(梨1个+百合10g,煮沸后小火煮15分钟)

功效:润肺生津,缓解肺燥引起的干咳、皮肤干燥。

不及(辛年):

季节:秋季

茶饮:五味子蜂蜜茶(五味子5g+蜂蜜10ml,沸水冲泡后加蜂蜜)

功效:敛肺止咳,改善肺虚引起的气短、自汗。

水运年

太过(壬年):

季节:冬季

茶饮:核桃黑芝麻茶(核桃仁10g+黑芝麻15g,炒香后沸水冲泡)

功效:温肾助阳,缓解肾寒引起的腰膝冷痛、尿频。

不及(癸年):

季节:冬季

茶饮:海参枸杞茶(海参粉5g+枸杞15g,沸水冲泡)

功效:补肾填精,改善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

通过了解五运的太过与不及的规律,现代人可精准选择季节性养生茶饮。例如,2025年乙巳年金运不及,秋季需饮用梨百合茶润肺,冬季则改用海参枸杞茶补肾。这种动态茶饮策略,将传统五运理论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实现“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

四、总结

五运理论是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通过理解五运的规律,现代人可精准调整饮食、作息与情绪,预防疾病。例如,2025年乙巳年金运不及,需重点润肺防燥;若遇客运火旺,则需加强清热。这种动态养生法,既符合传统智慧,又适配现代生活节奏,是实现“治未病”的关键。

(AI参与本文整理)

文中药方、食疗方、健身方均为交流讨论使用,

如有身体有情况需要调理的,

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辨证指导下应用,

切勿去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

我们建立了一个“易道医武研修”的IMA知识库,它是腾讯生态的软件,可以有电脑版、APP版,还有微信小程序版。

可以看资料,也可以在知识库里问中医知识,

IMA能够调用混元大模型和DEEPSEEK大模型

在知识库里的资料里查找答案。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加入知识库,共同学习研修。

揭秘五运六气:天人合一之下的健康密码

大学通知书到手,这5+1件事必须立刻办!别再傻等开学(家长必读)

50岁才懂:那些挂在嘴边的“笨道理”,藏着普通人最稳的破局路

武道玄机:站桩与发力的深层探索

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利用规律调理身体

减肥还是塑体形?聊聊体重管理为的是啥

三伏天将至,养生怎么办?

三伏将至,能把身体寒气排出来的30天!牢记“6做”“6不做”,远离疾病~

为什么夏天总爱长痱子?怎么快速消下去?

“名”“实”之辨的哲学和现实意义

寻找字的本源,探寻内外的医理

学习修炼三二事儿

古人用“疾、病、笃、殆”四字说透健康警报

探源《针解篇》“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的本意

身体冷暖说明:气足了烫手,气不够冻脚

酒性慓悍伤阴阳,津枯血燥百病生——酒后病机探微

牙龈肿胀是胃火旺?它的帮凶还有哪些??

天道昭昭 地道煌煌 人道渺渺——文明基因的千年传承

养气全身,中国古老的养生秘诀

聊聊今年夏天和养生饮品(重点说说生脉饮)

醉入温柔乡,醒在病床上?老祖宗说“酒后乱性”伤身真不是吓唬人

天人合一:从医理到治国的贯通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