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五运六气:天人合一之下的健康密码

图片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话题——五运六气。别被这名字吓住,其实它就是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总结出来的一套关于天气、健康和生活的规律。

跟五运六气有关系的词,有“运气”,比如:我们常说的运气好不好?

还有“走运”,就是走在五运六气的规律上了,顺势之下,什么都好得。

还有更神奇的,就是人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的规律会影响人的一生,也算是天命的一种吧。

正是基于此,老祖宗会像我们看天气预报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一样,他们用五运六气来预测一年的气候和健康趋势。今年(2025年)是乙巳年,咱们边讲边说,还能顺道聊聊中国古代那些厉害的天文学知识!

一、五运六气是什么?古代天文的落地应用

五运六气,简单来说,就是古人观察天体运行怎么影响地球的气候、植物生长还有我们人的健康。

为什么古人要观察天体运行呢?其实是他们在寻找“大道”。而天体的运行是古人认为跟“大道”最接近的一个事物。请注意是最接近,但还不是哦。

而我们现在所说来源于《黄帝内经》,是因为天文学以前都是帝王掌握的,一般人不能掌握。而唐代五冰把五运六气知识编到了《黄帝内经》里,而这部分天文学内容得以借医学知识的身份留存了下来。

内经里面说“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意思就是五运六气是宇宙阴阳法则的具体表现,是万物生长死亡的规律。

天文背景大揭秘

古人可不是拍脑袋想出这套理论的!他们通过长期观测天象,发现木星(岁星)绕太阳转一圈大约需要12年,土星则需要30年。当木星和土星在天空中会合时,刚好每20年一次,这和咱们的“十天干”周期(10年)形成了奇妙呼应。就像2025年是乙巳年,乙属金,但因为是“金运不及”,所以今年肺和皮肤容易受影响,得提前养养肺。

二、五运:五行的年度变化与天体密码

五运,就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想说的通俗点,也找不到更好的词语表述,就先用着吧。)在一年中的强弱变化。每种物质管一年,我们叫它“中运”,也叫“主运”。比如,2023年是火运年,那这一年就可能比较热;而2025年则是“金运不及”,金对应肺,所以今年呼吸系统可能更脆弱,容易咳嗽、鼻炎。

干支纪年:天文观测的结晶

古人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化运,确定每年的五运属性。这十天干可不是随便定的,它们反映了日月五星的运行对地球的影响。比如2023年癸卯年,癸属火,所以全年火气偏盛;2025年乙巳年,乙属金,但因为是“不及”,所以金的力量弱,对应的肺和皮肤容易受影响。

三、六气:六种气候的轮流值班与星宿关联

六气,就是风、热、火、湿、燥、寒这六种“气”。它们一年到头轮流来,每种“气”管四个月,我们叫它“主气”。但是,每年还有一种“客气”会变,引起一些异常的气候。比如今年,上半年是“厥阴风木司天”,所以春天风特别大;下半年是“少阳相火在泉”,夏天会更热,冬天可能是暖冬。

北斗七星:古代的“天气预报员”

古人发现,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和季节变化直接相关!《鹖冠子》里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就是夏天,西指是秋天,北指是冬天。通过观测斗柄的位置,古人不仅能定四季,还能细化到二十四节气。比如《夏小正》就是以斗柄指向确定正月起始的,这可比现代日历还早几千年!

四、运气交杂:天气、人和疾病的关系

五运和六气怎么影响我们呢?它们之间有生克关系。比如,运生气,气候就比较平和,人就不容易生病;运克气,气候就变化大,人就容易得急病;气克运,就可能有局部灾害,慢性病就多。

二十八宿:古代的“天气预测图”

古人把天空分成二十八宿,就像把黄道分成二十八个“星宿小区”。每个小区对应不同的天气特征,比如“虚危室壁多风雨,若遇奎星天色晴”。通过观测这些星宿的位置,古人能预测接下来的天气变化。今年春天如果看到奎宿高挂,就说明要出太阳啦!

五、顺运养生:跟着天体节奏来

知道了五运六气,我们怎么养生呢?

看岁运定基调

今年是金运不及,湿可能不重,但燥气盛,所以得防肺燥和肝火。平时可以泡点麦冬、百合喝,每周吃两三次银耳羹,润润肺。

看六气调季节

初之气(1月20日-3月19日):风寒交加,容易右胁冷痛、咳喘、鼻炎。这时候别急着脱棉衣,早上可以搓搓风池穴(后脖子),或者用点牛蒡子泡水喝,驱驱寒。

三之气(5月21日-7月21日):风火相煽,热得人心烦,容易心肺上火。这时候别熬夜,中午睡个午觉,可以泡点紫菀、菊花茶,清清肝火。

四之气(7月22日-9月22日):湿热交蒸,容易黄疸、浮肿。这时候多吃点薏仁、冬瓜,或者用泽泻、山栀煮水喝,利利湿。

终之气(11月22日-1月19日):暖冬气候,容易温疫流行。这时候别总待在暖气房,多喝点梨汤、百合粥,润润燥,少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

重点人群特别提醒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今年肺虚,出门戴好口罩,家里可以放个加湿器,别让空气太干。

肝胆失调人群:风木旺,容易着急上火,每天散散步、练练八段锦,保持心情平和。

心血管疾病患者:夏天热,冬天暖,都得注意清热,可以泡点莲子心茶,别吃太咸太油。

六、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智慧:五运六气的底层逻辑

古人为了观测天体,发明了好多厉害的工具!比如圭表,通过测量日影长度定节气;浑仪,能精确测出星星的位置。这些仪器帮古人发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最终总结出了五运六气理论。

圭表:古代的“日历制造机”

圭表由一根直立的“表”和一把水平的“圭”组成。正午时,表影投在圭上,古人发现夏至影最短,冬至影最长,于是定出了节气。这可比现在的电子日历环保多了!

浑仪:天体的“GPS定位仪”

浑仪能测出星星的经纬度,帮古人画出了天体运行的轨迹。通过长期观测,古人发现木星12年绕一圈,土星30年绕一圈,这些数据都融入了五运六气的计算中。

结语:在宇宙节奏中安身立命

五运六气不是玄学,它是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的生存智慧。就像《内经》里说的,“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意思就是养生治病要先看年份的气候,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今年金运不及,风木又旺,咱们就多润肺、少生气,跟着天地的节奏走,健康自然来!

希望大家都能像古人一样,抬头看看星星,低头顺顺自然,过上健康又快乐的日子!

文中药方、食疗方、健身方均为交流讨论使用,

如有身体有情况需要调理的,

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辨证指导下应用,

切勿去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

我们建立了一个“易道医武研修”的IMA知识库,它是腾讯生态的软件,可以有电脑版、APP版,还有微信小程序版。

可以看资料,也可以在知识库里问中医知识,

IMA能够调用混元大模型和DEEPSEEK大模型

在知识库里的资料里查找答案。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加入知识库,共同学习研修。

大学通知书到手,这5+1件事必须立刻办!别再傻等开学(家长必读)

50岁才懂:那些挂在嘴边的“笨道理”,藏着普通人最稳的破局路

武道玄机:站桩与发力的深层探索

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利用规律调理身体

减肥还是塑体形?聊聊体重管理为的是啥

三伏天将至,养生怎么办?

三伏将至,能把身体寒气排出来的30天!牢记“6做”“6不做”,远离疾病~

为什么夏天总爱长痱子?怎么快速消下去?

“名”“实”之辨的哲学和现实意义

寻找字的本源,探寻内外的医理

学习修炼三二事儿

古人用“疾、病、笃、殆”四字说透健康警报

探源《针解篇》“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的本意

身体冷暖说明:气足了烫手,气不够冻脚

酒性慓悍伤阴阳,津枯血燥百病生——酒后病机探微

牙龈肿胀是胃火旺?它的帮凶还有哪些??

天道昭昭 地道煌煌 人道渺渺——文明基因的千年传承

养气全身,中国古老的养生秘诀

聊聊今年夏天和养生饮品(重点说说生脉饮)

醉入温柔乡,醒在病床上?老祖宗说“酒后乱性”伤身真不是吓唬人

天人合一:从医理到治国的贯通之道

中医论“酒”(很全面)

防风如守城,调气安内政。双管齐下,方为养生正道

咳嗽并不仅仅是肺的过错,而是脏腑共牵的健康警示

适当发脾气,把不顺的气泄出去,对身体还是有利的!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围着天才转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