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最后生还者》美术师德尔·沃克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放了个大炮:"现在的3A游戏都快被写实主义给整魔怔了!"这话一出,游戏圈直接炸开了锅。这位在顽皮狗和重生娱乐都混过的老炮儿,说起话来可一点都不含糊。
"你们知道现在做个走路动作有多费劲吗?"沃克掰着手指头给大伙儿算账,"搁以前做卡通风格,六组动画数据就能搞定走跑跳。现在可好,非得整五十组,就为了让角色裤腿上的褶皱能跟着风飘!这不是闲得蛋疼吗?"他边说边摇头,那表情活像看见有人用金锄头种地。
这话可不是瞎咧咧。看看顽皮狗这些年出的游戏就知道,从PS1时代一年能憋出四个新作,到现在PS5都快过气了才憋出一个重制版。这速度,蜗牛看了都直呼内行。失眠组和卡普空这些还能保持高产的工作室,现在都快成濒危物种了。
有个叫大卫·文斯的玩家说得更狠:"极致写实主义配上3A预算,简直就是游戏行业的慢性毒药。"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看看最近几个翻车的大作,还真让人不得不服。《魔咒之地》砸了一个亿美金,结果玩家们玩完就一个感受:这女主跑起来咋跟穿了铁裤衩似的?《自杀小队》更惨,华纳把超级英雄的毛孔都做得能插秧了,可玩家们压根不买账。
沃克说起这个就来气:"现在开会讨论游戏,全特么在纠结阴影精度够不够,谁还记得游戏最重要的是好玩?"他记得以前在顽皮狗那会儿,大家满脑子都是"这个关卡设计得多带劲",现在可好,整个行业都魔怔了,非得把游戏做成显卡测试软件才甘心。
最要命的是,现在谁也不敢做新IP了。沃克说起这个就叹气:"老板们现在都跟惊弓之鸟似的,宁可把《最后生还者》重制八百遍,也不敢尝试新东西。"这也不能全怪他们,现在开发成本这么高,一个跟头栽下去,整个工作室都得喝西北风。
不过沃克也不是全盘否定写实风格。他承认像《最后生还者2》这样的游戏确实需要高精度画面来营造沉浸感。"但问题是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跟风,连不适合写实风格的游戏也非得往这个方向挤,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他举了个特别形象的例子:"这就跟做饭似的,米其林三星是好看,可咱们老百姓最惦记的还是路边摊的锅气啊!"这话说得在理,看看《塞尔达传说》那样的游戏,画风跟水彩画似的,可玩起来那叫一个上头。谁会在意林克的头发丝是不是一根根都能数清楚?
现在的情况是,游戏厂商们都在比谁的技术更牛逼,却忘了玩家要的到底是什么。有个老玩家说得特别到位:"现在的3A游戏就跟相亲照似的,照片上看着个个都是天仙,见面一聊才发现是个闷葫芦。"
沃克最后说了句大实话:"游戏这玩意儿,好玩才是王道。画面再牛逼,玩起来跟嚼蜡似的,那还不如回去玩俄罗斯方块呢!"这话虽然糙,但理不糙。想想也是,当年咱们玩《超级马里奥》的时候,谁在乎过水管工的胡子是不是根根分明?
眼下这情况,还真让人想起上世纪末的好莱坞。那会儿电影圈也经历过这么一段技术至上的时期,直到《泰坦尼克号》差点把二十世纪福克斯搞破产,大家才回过味来:光有技术不行,故事讲得好才是硬道理。现在的游戏行业,是不是也该醒醒了?
说到底,玩家们要的不是什么4K毛孔,而是一个能让人忘记时间的好游戏。下次再看到什么"每根头发独立渲染"的宣传语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游戏,真的能让我玩得笑出声吗?
这篇文章只是用来传递积极的能量,没涉及到那种很低俗或者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跟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把相关内容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