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少班主”的称呼曾让不少人心生羡慕,不过郭麒麟却笑着把它甩到一边。
郭德纲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这孩子宁愿去拍戏,也不想接咱这摊儿。”
不过工商资料显示,郭麒麟在德云社连0.1%的股份都没有,这还能靠啥来继承呢?
曾经叫“太子爷”的如今变成了“高端打工仔”了吗?
这场豪门传位的戏码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01、名分好听,股份没有
郭德纲最近参加了一个节目录制,一句话又把德云社的“传承大戏”推到热搜的顶端。
他面对镜头坚决地表示:“德云社迟早归郭麒麟所有。”
可又转变语气,无奈地说:“但他不要这个,觉得麻烦,只想专心拍戏。”
这话听起来像是老父亲想把家业交给儿子,不过细细想想,里面的滋味儿就不一样了。
工商资料表明,“德云社”99%的股份全部掌握在郭德纲的老婆王惠手里。
除了这99%的股份都在王惠手里,剩下那1%呢,是她的堂弟王俣钦持有的,郭德纲和他父子都没出现在股东名单上。
这种“传位不让股份”的操作,网友们都觉得挺搞笑的:“这根本不是传位,像是在让郭麒麟当个高级打工仔。”
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2020年的“法人变更闹剧”。
那会儿王惠打算把法人代表的职位交给郭麒麟,一出来消息就马上引起了不少议论。
有法律圈的人士指出,虽然法人代表象征公司,但在王惠完全掌控的局面下,郭麒麟要是接手法人职位,很可能会变成经营问题的“背锅人”。
幸亏郭麒麟脑子灵光,没接这个回事,这出“放权”闹剧才算是到头了。
这事儿也让外人明白了:德云社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人,不是郭德纲,而是王惠。
郭德纲不是第一次提到“继承人”这个事儿。
今年年头,《德云斗笑社3》收官那晚,他可是当场说得明明白白:“郭麒麟就是德云社的唯一继承人,没有第二个。”
岳云鹏、于谦这些核心成员也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遇到老爹催着要接班,他也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玩起了太极似的推脱:
得先为郭老师和于老师举行个告别演出,然后把他们送到西伯利亚,背心、短裤、比基尼都得准备好!
这话听着像在开玩笑,不过拒绝的意思一点都没藏着掖着。
他这个清醒的状态,很可能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
他父母离婚得早,对他成长影响挺大的,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后来又回到了父亲身边。
在郭家大宅里,他根本没有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弟弟郭汾阳小时候一句无心的话“你来我家干啥?”,也让他那种像外人的尴尬局面一下子被揭穿了。
就算是十岁的时候拿到父亲给的零花钱,他也会紧张得心跳乱跳,觉得是不是要跟家里断了联系似的。
跟弟弟从小衣食无忧,受到宽容富养的养育方式不同,郭麒麟的童年可算是规矩多多,还夹杂着不少情感上的疏离感。
他早就懂得一个铁的真理:靠别人都不如靠自己踏实。
郭麒麟这份不轻易应战的清醒反应,绝对没有什么让人特别惊讶的。
要是你看看他师兄曹云金曾经遭遇的那些挫折,肯定全都理解了。
毕竟那会儿师徒两人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传,绝对算得上德云社历史上一件不得不提的大事。
02、前车之鉴
曹云金那会儿厉害得不行啊,16岁就拜师学艺,天赋又是一流,加上肯拼命,没多久就成了德云社的顶梁柱。
早在2010年之前,他和郭德纲那关系,可真像亲兄弟一样亲密,被人称作“德云社太子”。
他的演出门票一抢而空,连春晚都邀请他参与。
谁能料到,一场生日聚会竟变成了转折的关键。
郭德纲在2010年的生日宴上,曹云金提到要涨工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点尴尬了。
关键时刻,王惠当众跪下,稳住了士气。
事后,曹云金发了一篇六千字的长篇文章,指责德云社存在“剥削”行为和“合同不合理”。
郭德纲直接用红笔在德云社家谱上划掉了曹云金的名字,两人师徒关系彻底撕破,恩断义绝,无情决裂。
说完离开德云社之后,曹云金的生活像坐了过山车似的急剧变化。
背着“逆徒”这个名号,参加商演总碰壁,最窘迫的时候,台下看的人少得可怜。
2016年参加央视相声大赛,连初赛都没能闯过去,那时候不少人都说,他这辈子恐怕没希望再有什么出头的机会了。
不过,到了2023年,情况发生了转变。
现在直播的热潮真是来了个大高潮!曹云金一登场,就在直播间讲起了相声,那内容特别贴近生活,互动也挺热烈,一下子就火遍了网络。
直播间最火的时候,在线人数冲到四十多万,带货的那场,销售额直飙上千万,真是不容小觑。
到了今年,他又和新华社合作搞起了助农直播,帮云南墨江推销普洱茶,一下子变身成了“公益大使”。
不过,曹云金这个“回暖”可是不少争论也跟着来了。
有人说,他就是在“借热度”德云社,直播时总谈郭德纲。
有人觉得他是在“搞洗白”,再把当年“逼师娘跪下”的事又翻了出来。
更让人觉得尴尬的是实际情况对比,同门的线下表演,一场下来都能轻松赚到上千万,而曹云金的线下演出,收入大概就只有十万左右。
靠直播重新走红这事儿倒是真的,不过,“逆徒”这个标签好像还是难以完全甩掉。
跟德云社那些当红师兄弟们一比,商业价值确实差了不少。
毕竟一旦离开了德云社这颗大树,要在江湖上真正立足,重现以前的辉煌,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和曹云金在恩怨与争议中经历的起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郭麒麟走出的那条光明大道。
03、自立门户
郭麒麟在15岁那会儿就放弃学业,加入德云社,起初只是一名端茶倒水的基层学徒。
2015年勉强搞了场自己的相声专场,不过票都卖不出去,搞得挺凄凉的。
他说:“那一年,我感觉自己一点都不算什么。”
不过郭麒麟没被打倒,他下定决心减肥、努力学习、埋头苦练演技。
2019年,《庆余年》里那个憨萌又爱钱的“范思辙”一出场就火了,粉丝对他的喜爱直线上升。
2021年,在《赘婿》这部剧里,“宁毅”那聪明又机灵的表现,让他一下子站稳了一线演员的行列。
《边水往事》里的“沈星”,表现得也挺不错的。
要说一个没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演技能做到这么棒,真叫人难以想象。
从相声舞台上的“冷场小子”变成了影视圈的影帝级人物,真是戏剧性的转变。
郭麒麟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在激烈的影视圈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不光在影视作品里表现得不错,在综艺节目上展现出的高情商和有教养的风采,也让很多观众喜欢得不能再喜欢了。
如今的郭麒麟,不仅拍戏,还投资话剧社,真是一个完全靠自己实力发光发亮的“星二代”典范,完全不用靠德云社撑场面。
看德云社,日子确实没以前那么风光了。
老牌相声的演出票房年年都在往下掉,岳云鹏办演唱会还被骂不务正业,秦霄贤这些年轻演员因为个人品德的问题,也陷入了舆论的风头浪尖。
更让人觉得没什么秘密的是,郭麒麟早就看穿了德云社的真正面目。
就算成为了法人的身份,也改变不了王惠掌握实权的这个事实。
怪不得网友们都说,郭麒麟只继承了“德云社”这牌子的经营权,而真正的财产继承者,还是得等到弟弟郭汾阳来接手,才算是真正的金库啊。
所以,重新看看,郭麒麟拒绝接手德云社,那可不是不懂事,而是真正达到了人间清醒的巅峰。
要说“德云社少班主”这名头,看上去挺光彩,其实那可是个难以驾驭的难题。
王惠可别以为她能随意放权,郭德纲说的话也不算是金口玉言。
结语
从德云社后台负责端茶倒水的小伙子,到能在影视圈里站稳脚跟的实力派演员,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郭麒麟花了十年光阴,才从“郭德纲的儿子”变成了“郭麒麟”。
这个自己摘掉“星二代”标签的年轻人,用真本事在证明:脑袋清醒的人,终究会赢得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和大海。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