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赛道爆发在即!飞龙股份手握40+客户,2025年营收将改善
在全球数据中心能效要求不断提升和AI算力需求爆发的双重驱动下,液冷技术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作为国内领先的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飞龙股份(002536)凭借在液冷领域的前瞻布局,已与4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正在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公司最新透露,2025年下半年营收有望迎来显著改善,这一积极预期主要基于三大增长引擎的持续发力。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成为飞龙股份业绩增长的第一驱动力。随着全球节能减排政策趋严,欧美市场对高效散热解决方案的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紧跟这一趋势,目前已成功打入多家国际巨头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在数据中心液冷领域,公司与HP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海外业务毛利率普遍高于国内市场,随着项目规模扩大,将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新能源车集成模块业务展现强劲增长势头。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飞龙股份抓住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化的行业趋势,重点开发电池热管理、电机冷却等核心模块。与传统单一零部件供应相比,集成模块产品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公司已获得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的订单,这部分业务有望在未来两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液冷产品线的快速扩张是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布局。目前飞龙股份已形成电子泵系列、温控阀系列两大主力产品线,其中电子泵产品在能效指标和噪音控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正在向温控模块产品延伸,这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壁垒。产能方面,公司现有4条液冷产品专用生产线,年产能最高可达120万只,为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客户资源是飞龙股份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之一。在服务器液冷领域,公司已与申菱环境、英维克、高澜股份等4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覆盖了从设备制造商到系统集成商的完整产业链。这种多元化的客户结构不仅降低了单一客户依赖风险,更为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数据,助力产品持续迭代升级。目前,多个合作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将为2025年业绩提供确定性支撑。
从行业角度看,液冷技术正处于爆发前夜。随着AI服务器功率密度突破30kW/柜,传统风冷方案已接近散热极限,液冷渗透率有望从当前的不足10%提升至2025年的30%以上。据第三方机构预测,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飞龙股份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这一行业红利。
技术创新是飞龙股份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公司在电子泵小型化、流体控制精度、系统能效优化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研发投入占比常年保持在5%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技术积累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在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近期,公司新开发的智能温控阀产品已通过多家客户的验证,即将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产能规划方面,飞龙股份展现出前瞻性布局。除现有4条生产线外,公司已预留扩产空间,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增加2-3条产线。这种灵活的产能策略既避免了过度投资风险,又能及时把握市场机遇。按照当前规划,到2025年公司液冷产品年产能有望突破200万只,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从财务指标来看,液冷业务正在成为飞龙股份新的利润增长点。虽然目前该业务营收占比仍不足20%,但毛利率显著高于传统业务,随着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机构预测,2025年公司液冷业务收入占比将超过35%,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一方面,液冷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需要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价格存在下行压力。飞龙股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来维持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数字化和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液冷技术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飞龙股份凭借其完善的产品线、优质的客户资源和扎实的技术积累,有望在行业爆发期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公司液冷业务订单增长情况、新产品研发进度以及产能利用率等关键指标,把握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