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的悲哀,35年“喂养”无果,依赖症根源在哪

这个国家,曾经被两大大国轮流“喂养”35年

有个国家,差不多苏联和中国这两大超级“帮帮帮”的国家轮流“投喂”了整整35年

苏联那边15年,砸了116个大大小小的基建工程,像水电站、工厂、军事基地啥的

而中国这边,20多年里投了142个完整的成套工程,从水利到工业,从交通到农业

你说,这样大手笔的投入

2024年,这个国家的人均GDP才刚刚突破了10011美元

它有一半人每天花的钱都不到5块五角

这,就是咱们说的阿尔巴尼亚

你可能会想:这帮人怎么就富不起来

其实,这背后藏着一堆“依赖症”的根源

得从它那段悠长的历史说起

▎历史坑坑洼洼,养成了“靠别人”的习惯

你试想,阿尔巴尼亚这片土地

几百年的时间都被外人“占着用”

先是奥斯曼帝国那会儿,把它管得死死的

后来又轮到意大利、德国,像被“接力赛”似的,一个接一个

根本没给它自己成长的空间

它从小就习惯了“谁强跟谁走”,不像隔壁塞尔维亚

打了那么多仗还在争“自己做主”

这阿尔巴尼亚,习惯了被人“宠着”,一遇到点困难,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琢磨琢磨

说到1946年建国,刚开始还想着“自己动手”,结果一出手,第一件事就不是搞生产

它跑去南斯拉夫那边,跟着南斯拉夫学货币、搞计划经济

南斯拉夫那时候还挺“热心肠”,帮它统一货币、搞工业

甚至于派人手把手教技术

可是好景不长,苏南关系一闹僵,阿尔巴尼亚立马翻脸,转身就跑去投靠苏联

这一闹,直接把“投机”和“依赖”这两个字

苏联那边一开始也是“出血”帮扶:修电厂、建炼油厂、搞军事,还给它送了87辆最新的T-34坦克

可是,苏联的算盘可不单纯,1954年还提出要在发罗拉港建个海军基地

阿尔巴尼亚一听,立马不乐意

到1961年,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还催着还债

没有了苏联“输血”,阿尔巴尼亚的工业产值直接掉了60%,粮食又退回到二战前的水平

中国援手,救了它一把

正在它快撑不下去的时候,老天爷似的

从1961年到1978年,咱们一共给了它大概100亿人民币的援助

帮它修水电站、化肥厂,改造纺织设备,甚至于那些技术操作工

都是咱们的专家手把手教的

像费里水电站一建成,不光首都不缺电,偏远山村都亮起了灯,夜晚的天空也多了几分暖和;纺织厂一改造,每个人每年多能领到3米布

家家户户都能多穿点衣服了

军事上,咱们也没少出力:歼-6、歼-7A战斗机,59式坦克,一批批送过去

还帮忙挖了能藏50架战机的地下洞库

可是你猜他们怎么对待这份“恩情”

把咱们送的优质钢管当电线杆用,结果一万台拖拉机

有30%都扔在田里生锈了

更离谱的是,全国竟然建了75万个水泥碉堡,花了上百吨钢材

搞到最后都变成了牧羊人躲雨的“避雨棚”

你说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真心觉得,援助这事儿,得像咱们做生意一样

到1974年,阿尔巴尼亚竟然还开口要50亿人民币贷款

结果,没想到它转身正在街上贴标语,抹黑中国

说中国“背离革命路线”

这下咱们的关系彻底“凉凉”了

到1978年,咱们停止援助,那些还没完工的工厂、没学会的技术,全都变成了烂摊子

——这个“依赖症”的根源在自己身上 说到底,苏联和中国的援助都没真正帮它“变富”

情况还得看阿尔巴尼亚自己

你去看看,当下的阿尔巴尼亚,尽管说高速公路也就45公里,其他路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

交通真是“巴适巴适的”

发电靠水电,但80%的设备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2024年6月还由于热浪引发全国性停电

这个国家的农业占GDP比例大概10%,比欧盟平均水平还高了六倍多,可是农民还用铁犁、单轮车,机械化率不到20%,粮食也只能低价卖出去

工业地方,虽说占了GDP的25%

但制造业早就“空心化”了

像咱们熟悉的那家中国援建的斯库台机械厂,产能一直都没超过30%

制度上的漏洞更别提了,2024年,透明国际把它排到80名

公共工程的钱,竟然有四分之一被挪用,1997年还出现过庞氏骗局,害得1500人丧命

30%的基建项目也都毁掉了

政策摇摆,年轻人都跑到哪去了

政党之间的“拔河”轮换,像极了乡下的“拔河比赛”——今天这个搞点新政策,明天那个又把它推翻

根本没人真心想把国家带起来

最折腾的是年轻人的情况,剩下的那点劳动力里,居然一百二十万人都跑到国外打黑工了

大多是18到45岁的壮劳力

剩下的人,居然有35.7%是文盲,2024年的失业率也高达10.3%

是他们学的东西跟市场完全对不上号

中国援建的工厂教的技术,传下来的人少得可怜

很多年轻人根本就学不会那技术

讲真的,这些年,阿尔巴尼亚一直盯着加入欧盟的“梦想”,早在2009年就加入了北约

以为能借着这个“顺风车”走出一条新路

可是,2024年,入盟的谈判才刚刚开始

欧盟说它司法效率低,企业维权得等上27个月

真的是“慢得像乌龟爬”

▎总结一句:靠别人帮忙是没用的,得自己“走路”

你看,腐败情况没解决,市场还乱糟糟的,能源成本又由于能源危机涨得厉害

2024年9月,外债长长一串,达到2.19亿欧元

每年还的利息就得占掉GDP的3%

政府没钱搞基础设施、没钱搞教育,老百姓的日子更难了

年轻人没有希望,要么跑国外打黑工,要么在家靠博彩“发财”

一夜暴富成了很多人心里的梦想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援从来都不是“救命稻草”

你看看咱们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不光帮着修

还派专家教当地人怎么运营、怎么维护

当下这条铁路还在跑,成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动脉血管”

带动了整块地区的经济增长

真正的帮扶,得满足几个条件:第一,帮着建制度,别光管硬件;第二,让当地人自己参与,不能包办一切;第三,要有退出的机制,不能一手交钱

不能像苏联和咱们当年那样,把所有事都做好准备

对方反而学不会自己干活

对阿尔巴尼亚来说,似乎还不算晚

它当下要做的,就是先搞教育改革,让学校教点能用得上的技能;跟着就是,想办法吸引那些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创业,给点政策支持

把那些“漂泊的血液”拉回来;搞到最后,得整顿吏治,堵住贪腐漏洞,让企业敢投资

说到底,国家要想变得强大

不能老想着靠“别人喂饭”

苏联养了15年,中国养了20多年

结果都没把它“养起来”

不是咱们援助不够多,而是阿尔巴尼亚自己没学会“走路”

你要明白,走出富裕的路子

得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

外援可以帮你搭个“架子”,可是里面的“血肉”

得靠你自己用心一点点填进去

否则,再好的“架子”,也只是个空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