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就在家门口,孩子出事后悔晚一步

说实话,我那天正啃着热乎乎的烙饼,边刷着手机,边辅导闺女写作业,突然就刷到东兴中学这个事儿。心里咯噔一下,烙饼都掉地上了。你敢信?一个才十四五岁的小伙,在校园里,短短一晚上,出了那么大的事儿。天天看热搜,没想到这种事离自己家门口竟然也会发生。

据说9月11号晚上,天都快黑透了,东兴市那边,许某某和同班的陈某某发生点口角。有人说许某某觉得同学逗他,课间闲聊,他就觉得自己成了“靶子”,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差点就追着要动手,老师那会儿还拦了一把。老师那会儿估计心里也没多想,批评教育了几句就觉得妥了。可谁想到晚上晚自习,气还没消,许某某竟然带了把刀,在教室里刺伤了同学陈某某。他转身就跑,直奔四楼,甚至没人拦他,自己翻栏杆跳了下去。

我就想,这孩子一路上没人追,也没人劝,仿佛整个世界都看着他往下走,没人拉他一把。诊断结果出来,是高坠死亡,没啥其他可疑,算是定性了。可是这事哪能就这么结了?我脑袋里一直回响着一个问题:咱们校园的安全,心理这块,到底是扎实没扎实?这帮孩子平时怼天怼地,真遇到点事儿,谁能看出他们快撑不住了呢?

人家调查组倒是很快就行动了,找师生问话,翻监控,啥都查了,明面上没有啥被暴力欺负的痕迹。可许某某上课间还觉得有人笑话他,心理这点弦儿,说崩就崩。咱小时候也有被“班里大神”调侃的时候,但现在娃压力一大,心理防线就薄得跟窗户纸似的。

9月22号,调查组专门把许某某家属叫过来,给他们看了所有当天监控,还让他们看了孩子朋友圈、微信群,说是里面多少有点轻生倾向的内容。我脑补了一下,家长那会儿得多崩溃,家里好好的孩子,说没就没了。

你说这事咋整?咱天天喊心理健康、校园安全,可真出事了才发现,咱们的“港湾”有时候还是会漏雨的。东兴市那头儿,官方说要汲取教训,排查隐患,加强疏导,建机制——话说得挺响,但愿真能落到实处。毕竟每一个孩子出事,那都是一个家断了根,一个城市跟着心疼。

说到这儿,我真想跟大家唠两句:身边要是有啥情绪不对劲的娃,别嫌麻烦,给他多聊几句,有时候一个人坐沙发刷会儿短视频、唠会儿嗑、打个小麻将什么的都比闷着强。说不定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咋啦兄弟”,能让他们转过弯来。咱们这一辈子,磕磕绊绊谁没迷茫过?但真别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咱得护着点。

各位,你们怎么看?身边遇到过类似的事没?留言聊聊呗,说不定你的故事,也能给别人一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