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兴衰记:坚守还是扩张?
街边小店,熙熙攘攘,热气腾腾的包子铺前排起了长龙,老板娘麻利地装袋收钱,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场景,像极了电视剧《闯关东》里朱开山初到哈尔滨时开的小酒馆,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如今,这样的“小而美”似乎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装修精美、规模庞大的餐饮巨头。可规模越大,生意就一定越好吗?
想想李嘉诚,一辈子住老房子,不搬家也不迁坟,稳坐财富宝座。反观一些暴富后大兴土木、迁坟动祖的例子,结局往往令人唏嘘。许家印,曾经的房地产巨头,大张旗鼓地将祖坟迁到一起,结果呢?还不是“楼塌了”。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富不迁坟,火不扩店”,莫非真是什么铁律?电视剧《天道》里的丁元英,也深谙此道,坚决不同意家里装修扩张茶楼,说是怕丢了那股市井气,怕失了人心。说白了,顾客图的就是个实惠、热闹、接地气。
一家曾经红火的小吃店,也走上了扩张之路。老板看着每天排队的盛况,心里痒痒,琢磨着开个大店,赚更多的钱。新店开张,装修得富丽堂皇,可曾经的热闹劲儿却消失了。菜价贵了不说,味道也变了,街坊邻居都说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就像一位农民工大哥说的,就想找个小饭馆吃碗实惠的热汤面,谁没事去装修豪华的大饭店吃个便饭?以前小店看着便宜,顾客觉得自己是上帝,养活了老板,有种莫名的成就感。现在店大了,反而觉得是老板赚了自己的钱,心里不舒服。
这种心理落差,就像你习惯了街边五块钱的煎饼果子,突然有一天它涨到十五,你肯定不乐意。小店就像邻家大哥,亲切随意;大店则像西装革履的陌生人,让人敬而远之。小店人多,显得生意兴隆;大店即使人一样多,也感觉冷清,人气散了。顾客还会觉得,装修这么好,成本肯定加到菜价里了,要么提价,要么以次充好,干脆不去!
说到底,小吃店,图的就是个实惠、卫生、干净、口味清淡,能快速吃饱。味道太怪、不干净、太贵、店太大,都是经营大忌。饥饿营销、从众心理,这些都得考虑。有时候,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想想,你要是开个小吃店,你会怎么选?是大而全还是小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