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级投行高盛,最近在A股的操作让所有人目瞪口呆:一边重仓脑机接口、固态电池这些科幻级赛道,另一边却大举买入濒临退市的ST股!
二季度持仓曝光显示,高盛新进的6家A股公司中,5家市值不足20亿,甚至包括连续亏损6年的“退市钉子户”。
这波“捡破烂”式操作背后,是外资对中国微盘股牛市的疯狂押注,微盘股指数一年暴涨138%,而高盛正用华尔街的算盘,打一场A股特色的投机战争。
高盛二季度最意外的重仓,是脑机接口公司创新医疗。
这家公司参股的杭州博灵医疗,主攻瘫痪患者康复外骨骼设备。
患者通过头皮电极捕捉脑电波信号,驱动机械骨骼站立行走,国内已有三甲医院临床案例。
尽管创新医疗连续三年亏损,但外资却集体加仓:高盛新进281万股,巴克莱加仓85万股,法国巴黎银行抢筹175万股。
外资看中的是技术落地能力,博灵医疗的设备已通过欧盟认证,2024年营收增速达135%,而马斯克的Neuralink仍卡在动物实验阶段。
更隐秘的筹码在于政策红利。
国家药监局刚将脑机接口康复器械纳入创新通道,医保支付路径正在打通。
一旦进入医保目录,百亿市场将彻底引爆。
固态电池被视作电动车终极解决方案,而高盛押注的金龙羽,手里捏着关键订单。
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通过宁德时代针刺测试(钢针穿透电池后无起火),并拿下某车企首条中试线订单。
令人费解的是,金龙羽二季度净利润下滑15%,但外资反而逆势加仓:高盛新进68万股,巴克莱狂扫143万股。
秘密藏在技术细节里,其电解质成本比同行低30%,量产良率达92%,而行业平均仅70%。
商业化突破更点燃想象。
7月初,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在上海启动换电试点,充电10分钟续航200公里。
这条新闻发布当日,金龙羽股价单日暴涨17%。
当英伟达CEO黄仁勋高调预言“物理AI将颠覆制造业”时,高盛早已潜伏进路畅科技。
这家公司为比亚迪定制车载导航系统,核心是融合激光雷达与摄像头的多传感器算法,能让汽车在隧道中精准定位(传统GPS在此场景失效)。
路畅科技二季度业绩暴跌80%,却挡不住外资冲锋:瑞银新进71万股,高盛加仓40万股,摩根士丹利、巴克莱同步进场。
外资看重的是“物理AI”的爆发节点,百度Apollo宣布2025年量产L4级无人出租车,而路畅正是其高精地图供应商。
更直接的刺激来自政策。
国家八部门联合发文,要求物流企业推广无人配送车,自动导引车采购可享30%补贴。
路畅的港口无人运输车已在中远洋集团试用,单台售价百万。
最疯狂的赌局藏在ST双成。
这家连续亏损4年的海南药企,去年股价暴跌80%,今年却获高盛新进206万股,摩根士丹利跟投211万股。
表面看是自杀式投资: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胸腺法新(用于肝癌辅助治疗)遭集采降价90%,中报续亏8.9%。
但外资嗅到的是血腥味机会,市值仅14亿,大股东持股比例达52%,符合“壳资源”黄金标准。
市场传闻深圳国资拟注入抗艾药资产,而ST双成在海南博鳌拥有稀缺药械进口牌照。
若重组成功,估值可翻5倍。
但若2025年无法扭亏,它将成退市新规下首批祭品。
高盛的操作看似疯狂,实则精密计算:
仓位控制:ST股单只持仓占比不足0.3%,即便退市也无碍整体组合;
信息套利:ST国华股东户数3个月锐减3065户,外资在散户割肉时吸筹,静待重组公告;
制度红利:北交所30%涨跌幅限制下,微盘股单日收益天花板更高。
ST立航因军工重组传闻,一周内触发4次涨停;
流动性驱动:央行两次降息释放万亿资金,微盘股因流通盘小(日均成交
这场游戏的残酷性写在数据里:2025年微盘股中51.5%的企业亏损,但亏损股平均涨幅7.1%,甚至跑赢盈利股。
当业绩与股价彻底脱钩,谁掌握流动性密码,谁就是赢家。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