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另一投资公司崩溃,总部人去楼空,无数百姓血汗钱流失

那块儿连十元一袋都嫌贵的超市大米,在某个平台竟然标价520元你敢信?这可不是什么进口有机米,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国产大米。 更离谱的是,居然真有大批投资者掏钱买账,把这种明摆着的"割韭菜"行为当成了致富捷径。

最近一个叫"树拍易购"的平台彻底暴雷了。 创始人精心设计的骗局里,不仅有"每天返利3.5%"的诱人承诺,还搞出了什么"创新S2C2M模式"——这词儿听着高大上吧?其实就是用新韭菜的钱去填老韭菜的坑那套把戏。

说真的,这种骗术连搞传销的都得竖起大拇指叫声"专业"! "王总特别靠谱!

""我二舅妈在这个平台三个月就赚回本金了! "这样的话术在无数个封闭微信群里轮番轰炸,退休老人的养老钱、新婚夫妇的结婚基金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进了骗子口袋。

那些直播间里的"成功案例"现在想想真是讽刺,拍照展示新车的主妇可能连个真名都不愿意留。 最令人气愤的是什么?平台爆雷后剩下的最后一招竟然是让受害者继续拉新!

"你的钱现在可以兑换30个鸡蛋了",这话听着都让人血压飙升。 那些创始人倒是懂得黑色幽默,都这种时候了还想着搞促销活动呢?就怕买个鸡蛋都得拉三个下线才能换吧? 说真的,现在这些骗局可比传统骗术高端多了。

一张与"大人物"的合影能给你p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286份假红头文件也真敢搞。 这年头不仅假新闻能骗人,连"假文件制造工厂"都发展得如火如荼,不禁让人想问:到底是骗子太努力,还是我们太好骗?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骗局最精明的地方在于抓住了人性弱点。

一边用"政府支持"来打消戒备,一边用"同乡推荐"来降低防线,最后再用几个提前退休的"典型案例"刺激你的贪念。 三步下来,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

这么看来,与其说这些是"诈骗平台",不如说是专业的"人性实验场"。 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但现实是十个人里有九个都觉得自己能赶在崩盘前抽身。

结果呢?临沂那些维权登记册上的48页名单已经给出了最残忍的答案。 从一万到三百万的损失数字背后,是无数个破碎的家庭和绝望的眼神。

最近这种"创新理财"跑路的新闻是不是太频繁了?从某短视频平台投资的暴雷,到打着区块链旗号的资金盘崩盘......这些案子的套路简直像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 可为什么总有人前赴后继地往下跳?说到底,还是那句话说得好:你看中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惦记的是你的本金。

想想也是,要是真有什么稳赚不赔的买卖,那些创始人干嘛不自己闷声发财?非得搞什么"全民普惠"。 就怕最后普惠的不是财富,而是一记记响亮的耳光。

你看过最离谱的投资骗局是什么样的?有没有遇到过看似高端实则漏洞百出的"创新项目"?如今这种骗局的花样越来越刁钻,到底是该怪骗子太狡猾,还是怨受害者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