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在白宫展开了一场密集外交行动,先后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欧洲多国领导人举行会谈。
据报道,在当天下午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北约秘书长吕特等举行的多边会晤中,特朗普向媒体透露了两项核心内容:
一是将全力推动美国、乌克兰和俄罗斯三方举行直接会晤;
二是各方需就“可能的领土交换事宜”展开讨论。
特朗普还称,俄罗斯已同意接受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安排,而“美国将考虑由谁来做什么”,并强调“所有人都希望立即停火,并致力于实现持久和平”。
在安全保障议题上,特朗普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前一日透露,美俄阿拉斯加峰会取得关键进展——俄罗斯首次同意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类北约第五条”的保障。而根据该条款,若乌克兰遭受武装攻击,美国及其他参与国将视其为对全体成员的攻击并采取联合行动。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迅速回应称“欧盟准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泽连斯基更将此称为“历史性决定”,他在声明中强调,未来保障“必须非常实际,在陆地、空中和海上提供保护”,且需欧洲共同参与。这一机制,被外界视为绕过俄罗斯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替代方案,但俄官方尚未公开确认此让步。
不过,领土问题则成为横亘在和平进程中的最大障碍。特朗普17日还通过社交媒体向泽连斯基喊话,直言乌克兰“收不回克里米亚,也无法加入北约”,并称若基辅妥协,冲突可“几乎立即”结束。
特朗普这一立场,则呼应了普京在阿拉斯加会谈中的要求:乌克兰必须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撤军,以换取俄罗斯冻结前线行动。
据欧洲官员披露,特朗普16日与八国领导人通话时,更支持将整个顿巴斯地区(包括俄军未实际控制部分)让予俄罗斯,认为“快速达成和平协议比停火更好”。
面对压力,泽连斯基抵美当天在社交平台强硬回应:“乌克兰当年不应放弃克里米亚”,1994年《布达佩斯备忘录》所谓“安全保障”从未奏效,“不能重蹈覆辙。”
还有,乌克兰宪法规定,领土变更需全民公投批准,而民调显示超80%民众反对割让土地。若接受特朗普方案,泽连斯基不仅可能触发宪政危机,更将直面国内民族主义浪潮。
欧洲领导人的集体亮相成为此次会谈的显著特征。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等组成“自愿联盟”亲赴白宫,明确表态要为泽连斯基提供政治后盾。
一位英国官员直言:“泽连斯基绝不能被逼入绝境或被欺负,欧洲不会被压垮。我们欢迎特朗普的努力,但他对普京的过度亲近是错误判断”。法英两国更牵头推动欧洲主导的战后“保证部队”,法国承诺派遣地面部队监督停火,试图在美俄主导的谈判中嵌入欧洲影响力。
可以说,欧洲的焦虑源于特朗普对俄政策的急转。阿拉斯加会晤前,特朗普多次呼吁“紧急停火”,但面见普京后改口称“最佳方式是直接达成和平协议”,并暂缓对俄制裁威胁。
这种转变引发德法等国警惕,德总理默茨在前期视频会议中联合欧洲领导人向特朗普提出五项原则,核心包括“乌克兰必须参与所有涉其谈判”及“任何协议须以停火为起点”,试图约束美俄私下交易的空间。因此,特朗普的态度,怎能不让这些欧洲领导人警惕?最重要的是,欧洲国家再多,哪怕凑在一起,在美国面前也是个小老弟,所以,关于“俄乌冲突”的走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表态就至关重要了。
不过,尽管特朗普宣称三方会谈已提上议程,但具体时间与形式仍存变数。2月他与泽连斯基的“灾难性会晤”仍历历在目——当时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当面斥责对方“你没有牌可赢”,导致乌总统提前离场。此次欧洲领导人坚持陪同泽连斯基参会,正是为避免重演外交羞辱。而普京离场前“希望乌克兰和欧洲不要破坏会谈”的警告,更暗示俄方欲将欧洲排除在最终决策之外。
谈判的底气则源于战场现实,据媒体报道,俄军目前控制乌东四州坚固防线,乌军日均炮弹消耗量不足俄军三分之一,美援武器持续缩减。当记者追问特朗普“安全保障”的具体实施时,他仅含糊回应:“欧洲国家也必须贡献力量”。因此,此刻的泽连斯基,正站在1994年弃核悲剧与2025年领土抉择的历史夹缝中,是选择结束还是头铁到底,目前来看,虽然有特朗普从中斡旋,依然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