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乱起来了,高超音速导弹登场,以色列被炸,内塔尼亚胡准备出国

2025年7月1日,中东又乱起来了。这次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上了高超音速导弹。胡塞武装从也门发射了一枚“巴勒斯坦-2”,目标直指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同一时间,哈马斯从加沙南部发射火箭弹,瞄准了特拉维夫、阿什凯隆和埃拉特等地。

以色列防空系统虽然紧急启动,但面对这种新式武器明显有点力不从心。机场直接瘫痪,总理内塔尼亚胡这边刚应付完国内的乱子,又得收拾行囊准备飞华盛顿找特朗普要支援。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1949年10月21日生在特拉维夫,算是以色列政坛的常青树。他领导的利库德党走的是强硬路线,主打安全牌和经济自由化。这家伙从1980年代就混迹政坛,先是在联合国当大使,靠着流利的英语和硬气的外交风格崭露头角。

1996年到1999年,他第一次当上总理,后来在2009年到2021年,2022年之后又多次掌权,成了以色列历史上干得最久的总理。他对外政策特别硬,尤其对伊朗核计划和巴勒斯坦问题,基本没啥妥协余地。

内塔尼亚胡跟美国关系铁,特别是特朗普当总统那会儿。特朗普上台后,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还把戈兰高地划给了以色列,甚至促成了《亚伯拉罕协议》,让以色列跟几个阿拉伯国家握手言和。这对他来说是加分项。不过,他在国内麻烦也不少。

从2016年开始,他被指控收受贿赂、搞欺诈、违反信托,官司缠身。2025年6月,法庭还在对他进行交叉质证,最坏的情况可能是蹲10年大牢。尽管如此,他靠着政治手腕愣是稳住了执政联盟,挺能折腾。

唐纳德·特朗普,1946年6月14日生在纽约皇后区,美国第45任总统(2017-2021),2025年又重新上台。这老兄以“美国优先”出名,对以色列那是真捧场。他第一任期时,把大使馆搬到耶路撒冷,承认戈兰高地,还帮以色列跟阿联酋、巴林搭上线。这些操作让以色列右翼对他赞不绝口,也给他自己攒了不少政治资本。

特朗普做事风格大胆,喜欢直来直去。他在中东政策上偏向以色列,但对其他地方,比如乌克兰,就没那么上心。2025年这次中东危机,他又站出来给以色列撑腰,批军火、谈援助,摆明了要把美以关系绑得更紧。跟内塔尼亚胡的私交也不错,两人见面老有默契。

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是也门胡塞武装的头儿。这帮人是扎伊迪什叶派,从2014年起跟也门政府和沙特联军干仗。靠着伊朗撑腰,他们搞出了无人机、弹道导弹这些硬家伙。最近几年,他们把矛头转向以色列,说是要支持巴勒斯坦。2025年7月1日,他们扔出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直接把以色列炸了个措手不及。这武器速度快、射程远,明显不是闹着玩的。

胡塞这帮人打仗不靠人多,靠的是低成本高回报。他们跟伊朗关系近,技术上也多半是伊朗给的底子。这次袭击证明他们不是只会喊口号,动手能力确实上了一个台阶。

伊斯梅尔·哈尼亚是哈马斯的政治大佬,哈马斯是控制加沙的逊尼派武装。他从1990年代就混迹这个组织,2006到2007年当过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总理。这家伙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话语权,跟以色列打了多少年交道,停火谈判、换囚协议,他都掺和过。

哈马斯跟以色列是老冤家,封锁加沙的政策让双方一直结着梁子。2025年7月这次火箭弹袭击,就是他们延续对抗的又一手。

哈尼亚领导下的哈马斯,打的是持久战。他们没啥先进装备,但靠着火箭弹和地道战,也能给以色列添不少堵。这次跟胡塞联手,算是有点新花样。

2025年7月1日晚上,胡塞武装从也门发射了一枚“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直奔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这导弹速度超快,超过5倍音速,射程能到2150公里,装了500公斤的弹头。据说它是伊朗“法塔赫-110”导弹的升级版,机动性强,很难拦截。以色列的“箭-3”系统这次没顶住,导弹直接命中机场跑道,把整个机场搞得停摆。跑道没法用,航班全停,航站楼也受到波及。

同一时间,哈马斯从加沙南部动手,发射了一波火箭弹,目标是特拉维夫、阿什凯隆和埃拉特。以色列的“铁穹”系统启动拦截,大部分火箭弹被挡下,但还是有几枚漏网,砸进了特拉维夫的居民区。胡塞这边还不消停,又派了无人机群,分头袭击这三个城市。无人机飞得低,雷达不好抓,搞得防空系统压力倍增。

这次袭击不是随便打打。胡塞说是报复以色列封锁加沙,哈马斯也附和这个说法。两边配合得挺默契,一个用高科技导弹,一个靠火箭弹和无人机,打了个组合拳。以色列这边反应很快,国防军进入最高警戒,内塔尼亚胡直接坐镇指挥中心盯着局势。他要求军方评估防空系统的漏洞,尤其是面对高超音速导弹的短板。

美国那边也没闲着。特朗普政府很快批了51亿美元的军火出口,包括3280套JDAM精确制导炸弹套件和3845套重型钻地弹配件。这些东西一看就是给以色列准备的,尤其是对付伊朗核设施可能用得上。特朗普知道中东稳定对他有啥意义,立马表态要保以色列。

袭击之后,国际社会炸开了锅。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开会,喊着让大家冷静,别把事儿闹大。可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不吃这套,直接放话:“谁敢动我们,就等着被收拾。”胡塞那边针锋相对,说加沙封锁不解除,他们就接着打。哈马斯也没停手,虽然火箭弹频率降了点,但还是时不时来几发,保持压力。

这次袭击对以色列经济打击不小。本-古里安机场瘫痪,2023年还能处理2110万乘客,现在直接歇菜,国际航班大幅减少。旅游业本来是支柱产业,现在没人敢来,收入直线下滑。科技产业也受牵连,特拉维夫的创业公司不少都靠外国投资,这回安全问题一出,投资者的信心没了,资金链眼看着要断。

内塔尼亚胡政府头疼的不止这些。右翼要他灭了哈马斯,美国又催着他对付伊朗核计划。国内反对派趁机发难,说他安全政策失败,再加上法庭的官司,日子不好过。他飞华盛顿前,特拉维夫的天空还是阴的,跟他政治前景似的,不明朗。

伊朗这边也没闲着。6月25日,他们议会通过了个法案,暂停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核活动转入地下。总统莱希在国际上喊“中东无核化”,点名以色列,想抢占舆论高地。实际上,他们在福尔道核设施加紧干活,浓缩铀的事儿偷偷摸摸进行。这招挺狠,既拖时间,又给自己留后手。

特朗普这边呢,支持以色列是肯定的,但也得顾着自己国内的事儿。他想让以色列当对抗伊朗的前哨,可中东这摊水太深,搅和进去容易出不来。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命数和以色列的未来,都在这场乱局里飘着。

这事儿看着挺乱,核心就是中东这块地儿从来没太平过。内塔尼亚胡跟特朗普能唠出啥结果?胡塞和哈马斯会不会再整新花样?伊朗核计划到底咋收场?咱普通人看热闹也看门道,觉得咋样就来聊聊呗,你说这仗还能打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