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价值洼地,其实是资本的“消费降级”

最近的股市,突出一个精神分裂。

尤其是港股科技,那上蹿下跳的德性,像极了健身房里办了卡就再也没去过,只在朋友圈假装挥汗如雨的你,主打一个薛定谔的努力。前脚刚给你点颜色,让你以为牛市要回来了,后脚就一记大嘴巴子抽过来,告诉你什么叫社会的毒打。

很多人就懵了,说好的价值洼地呢?说好的困境反转呢?怎么感觉自己像是跳进了一个拔火罐,浑身舒坦了不到三秒,就只剩下皮肤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印记。

这很正常。因为大多数人压根没搞懂,现在冲进港股科技,图的到底是个啥。

你以为是价值投资?是看好中国科技的未来?是相信那些大厂的宏伟叙事?

拉倒吧,别自己骗自己了。

你就是看A股那边太贵了,挤不进去了,想找个便宜点的场子凑合一下。

这不叫价值投资,这叫消费降级。

说白了,就是一场资本的迁徙。A股那边的热门赛道,好比是市中心最火的网红餐厅,门口排队的大爷大妈能从街头排到巷尾,你现在去拿号,鬼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上。而港股科技,就是旁边那家看起来门面有点旧、老板还总垮着个脸、但菜价便宜一半的苍蝇馆子。

大家冲过去,不是因为突然爱上了这家馆子的味道,纯粹是因为饿,且旁边那家等不起。

所以你看,这波资金流动的核心逻辑,简单粗暴。A股涨不动了。港股便宜。所以钱就过去了。就这么个事儿,有什么复杂的?非要给你画个函数图才能理解人性么?

理解了这层利益博弈,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港股科技刚支棱起来就挨了一闷棍。

因为这帮冲进去的资金,本质上都是短线投机客,他们不是来建设新农村的,他们是来搞一波就走的。他们对港股科技的感情,甚至不如你对楼下便利店的实习生深厚。一旦A股那边打个喷嚏,或者美联储那边咳嗽一声,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

所谓的跳水,连5日线都没怎么碰到,一堆人就开始喊世界末日了。

兄弟,你这是炒股还是谈恋爱啊,这么容易心态爆炸?

答案是你把反弹当反转,把暧昧当真爱了。

看K线图,别天天盯着那几根红红绿绿的玩意儿看,那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大众情绪的心电图,大部分时间在划水,偶尔来一次ICU级别的抢救。你得看懂心电图背后的那个人,他的身体状况到底怎么样。

港股科技这哥们,现在就是大病初愈,身体还虚着呢。你指望他一口气跑个马拉松,现实吗?他能站起来走两步,给你抛个媚眼,就已经是极限操作了。这一波小小的回调,不过是走了两步之后喘口气,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大惊小怪反而显得你没见过世面。

从更宏观的商战角度看,A股和港股的科技板块,现在就是在打一场拳击比赛。A股那位选手,前几个回合重拳出击,打得虎虎生风,现在体力有点跟不上了,在围着场子绕圈喘气。而港股这位,之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刚缓过劲来。现在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

港股科技现在要做的,就是这个补刀的“闷拳手”。

所以,短期波动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牌桌上的玩家们,心态已经变了。以前是嫌弃港股这不好那不好,现在是“真香”。这种共识的形成,才是趋势的开始。

当然,光有共识还不行,真金白银地干,还得选对工具。

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主要是三个港股科技指数:恒生科技,国证港股通科技,还有中证港股通科技。

很多人一看K线图,说恒生科技今年这走势也太拉胯了,跟另外两个一比,简直是丐版中的丐版。

为什么?因为大家对“科技”的定义,出现了代沟。

恒生科技眼里的科技,还是互联网、硬件那老一套,有点像跟你谈“信息高速公路”的老舅。而国证和中证那俩,早就把生物医药这种性感的新欢给拉进来了。今年港股的创新药是什么行情?是风口,不,是火山口,跳进去的猪都快烤熟了。所以带了创新药的指数,业绩自然好看。

这就引出了第一个选择题:你要不要上创新药这艘船?

如果你本身对医药股无感,或者已经单独配置了,那可以忽略。但如果你想跟上这波浪潮,又懒得自己研究,那通过后面两个指数捎带配一点,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这玩意儿,属于典型的“快种快收”型赛道,故事性感,想象力爆棚。

好,假设你决定上船,那么问题又来了:国证和中证,翻谁的牌子?

表面看,两者走势差不多,都是一个妈生的。但你扒开来看它们的持仓,就像看两份体检报告,有的人P得跟写真一样,但肝上的阴影是藏不住的。

核心差别在于集中度。

国证港股通科技,前三大权重股(阿里、腾讯、小米)占了快一半,属于重注押宝“三巨头”的玩法。而中证港股通科技,成分股更多,持仓更分散,前三名加起来还不到30%。

这就把选择权,或者说把锅,又甩回给你了。

这是一道灵魂拷问:你,到底信不信那几个巨头能给你带来超额收益?

你信不信阿里能在电商肉搏战里杀出一条血路?信不信腾讯的AI大模型能像微信一样再次连接一切?信不信小米的汽车真能拳打特斯拉脚踢比亚迪?

如果你答案是YES,而且是斩钉截铁的YES,那国证这种集中火力干大事的风格可能更适合你。它涨起来会更猛,当然,跌起来也更酸爽。

如果你心里犯嘀咕,觉得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或者你觉得那几位大哥的故事已经听腻了,想在二线小弟里也撒撒网,那中证这种“雨露均沾”的策略可能更稳妥。

说白了,选指数,尤其是在这种同质化比较高的领域,最后都是在选一种赌博的姿势。你是喜欢玩梭哈,还是喜欢玩德州?

目前来看,市场似乎更偏爱梭哈选手。跟踪国证的那个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最近的资金流入和表现都更强势一些。但这玩意儿风水轮流转,短期谁强谁弱,并不能说明长期问题。可能上个月大家还爱霸道总裁,下个月就喜欢小奶狗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其实没必要纠结到这个程度。ETF这种工具,本身就是为了让你省心的,属于平台把饭“喂到嘴里”的服务。你非要研究这饭是东北大米还是泰国香米,就有点钻牛角尖了。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整个港股科技板块的宏观背景。那个被压抑许久的价值洼地,那个正在逐步修复的盈利预期,才是支撑我们下注的根本逻辑。至于最近这点波动,不过是那个大病初愈的哥们,在冲刺前,习惯性地蹲下系了系鞋带而已。

所以,别因为一次小小的回调就心态失衡。很多时候,短期的成功,靠的不过是“瞎积薄发”。而要想在牌桌上笑到最后,你得清楚地知道,你到底在赌什么。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