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把烟头摁灭在斑驳的水泥窗台上,手机屏幕还亮着胡美拉那句“我嫁人了,勿寻”。这河北汉子每月雷打不动汇2000块生活费到巴基斯坦,结果倒好——钱收了,人跑了。
您可别小看这2000块,在伊斯兰堡郊区够租个带院子的房子,顿顿有牛肉,还能雇个帮佣。就这条件,胡美拉愣是没瞧上眼。转身就嫁了隔壁村能娶俩老婆的男人,听说那男人家里连自来水都没通。后来咋样?婚礼刚办完仨月,她发现自己只是俩老婆里垫底的那个,一气之下把脖子套进了麻绳绳圈,四岁闺女安娜推门就看见亲妈挂在房梁上晃荡。
胡美拉她妈倒是个狠角色。老太太在拉合尔贫民窟倒腾二手纱丽,硬是攒出栋贴瓷砖的二层小楼。街坊老王在政府当文员二十年,全家至今挤在铁皮屋里。这老太太眼珠子一转,连瓦匠的工钱都靠赊账搞定——现在谁见了不得竖大拇指夸声“老狐狸”?
胡美拉这事儿刚过去半年,老太太在小李来领孩子时哭得直抽抽,攥着前女婿袖子不撒手:“要是当初嫁过来的是苏梅拉该多好…”她这大女儿可不是省油灯,迪拜酒店当过领班,吉隆坡摆过地摊,离过两次婚还能全身而退。这次帮小李办安娜的回国手续,她比领事馆办事员还麻利,连孩子出生证明的翻译公证都一夜搞定——皮衣哥都看傻眼:“这姨姐手段真绝!”
明眼人一看就懂:苏梅拉早算准安娜回国拦不住。与其闹僵不如顺水推舟,既落人情又能捞好处。老太太演戏要小汽车,她就在旁边打圆场:“孩子回国享福要紧”,转头却悄悄问皮衣哥能不能帮开中国旅游邀请函。精得跟抹了油似的!
老太太不死心,私下扯着小李说:“你把苏梅拉娶了多好?她会说中国话,还能帮你带安娜!”小李攥着女儿小手直摇头。他现在可算活明白了:家里存折统共三万块,给安娜报双语幼儿园就干掉两万四。要再娶个见过迪拜七星级酒店的女人?怕是买个菜都得计较西红柿是买三块一斤的还是两块八的。
苏梅拉早放话想去上海看东方明珠。可您看她朋友圈晒的都是什么?迪拜帆船酒店下午茶,吉隆坡双子塔观光台——真要跟了小李,租在廊坊城中村吃十块钱盒饭,她待得住三天?更别说她在老家还有俩儿子,真要嫁过来,那俩孩子机票钱谁掏?国际学校赞助费把小李骨头碾碎都凑不出!
现在网上老忽悠人找外国老婆省彩礼。是,越南新娘明码标价八万八,可后续才是无底洞:娘家弟弟结婚要赞助两万,老丈人生病得打三万,更别提每年探亲来回机票八千起。河北老赵的柬埔寨媳妇,听说同乡在东莞当保姆月入六千,连夜卷了金镯子跑路——穷和更穷凑一块儿,日子像漏水的桶永远填不满。
小李现在学精了,天天下工就去幼儿园接安娜。有回老师夸孩子英语发音准,问他是不是请了外教,这爷们挠头笑:“哪有钱啊!跟着平板电脑学的。”他现在最怕苏梅拉突然来微信视频——要是安娜看见大姨家带泳池的宅子,回头问“爸爸咱家浴缸呢?”他该咋接话?
婚恋市场里最惨的就是小李这种老实人。你以为真心能换真心,结果跨国转账记录倒成了对方眼中的提款凭据。胡美拉临死前不知道后不后悔?要是当初踏实跟小李在燕郊卖煎饼,现在三口人挤在十五平米出租屋,总好过让闺女记一辈子上吊绳吧?
您村里有没有这种傻实诚?砸锅卖铁娶个外国媳妇,最后落个人财两空?